沒有花裡胡哨的片尾, 電影一結束,就黑屏放出了製作人名單。
背景音樂是一首淡淡的女聲哼唱, 音色質樸, 仿佛能引領觀眾回歸本真。
因為結束方式很簡單, 沒有分散觀眾們的注意力,導致所有人依舊沉浸在電影最後一幕,久久回不過神來。
他們窒息地想:為什麼要把幻想療法寫到心願單上?倒置的日曆牌,究竟意味著什麼?
製作名單播到一半, 黑色的背景上出現了變化,淡淡的灰色細線從邊緣逐漸彙聚,彙聚成一個個阿拉伯數字的樣子。這些數字不時跳動著,做出一些鏡像或倒置的變化。
這是一段很簡單的背景動畫, 它把問題的答案, 清晰呈現在所有人眼前。
——電影中的日曆牌時間,全程都是錯的。
“啪!”手機掉在地上的聲音清晰可聞, 是那位迫不及待發微博的影評人。
他撿起手機,看著那被摔得稀碎的屏幕,腦子裡仿佛有什麼東西也被摔得稀碎。前一刻的輕鬆愉悅都已不在, 他隻剩一個念頭——
這部電影, 竟然不是按正確順序播放的!!!
意識到日曆牌的真相後, 一些見識不多的小電影人已經快不能fu吸了。
那它的正確順序究竟是什麼???
眾人還沉浸在思考和震驚中, 現場燈光亮起, 原來片尾已經播完。
主創組重新上台, 向大家一一致謝。在這個環節, 主持人會點幾個和主創相熟的名字,請他們對電影做出評價,也會讓在場的影評人及媒體提出問題。
主持人在劇組致謝之後,才慢吞吞地接過話筒,他也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被結尾震得有點說不出話來。
他下意識道:“真是一部……令人震驚的作品。說實話,我有點被結局嚇到了,大家呢?”
現場終於起了一陣騷動。
片刻後,掌聲開始響起,有人甚至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一個、兩個……最後,所有人集體起立,掌聲轟鳴。
平息之後,主持人有點迫不及待的樣子,直接問張三:“我實在太好奇了,所以意思是,這部電影並不是按時間順序來敘事的,對嗎?張導可以給我們解答一下嗎?”
張三想了想說:“關於這個故事,雖然劇本是我們五個人共同完成的,但最初的大綱來自林景。這方麵問題,讓他來回答大家吧。”
林景對著話筒,笑眯眯地說:“這部電影的敘事是按時間順序啊,誰說不是呢?”
大家一愣。
林景看向主持人,說:“倒敘也是一種時間順序,沒錯吧?”
主持人恍惚道:“竟然是倒敘嗎……抱歉,這真的有點震到我了。我想問一下,這部電影有剪過正敘版本的故事嗎?我真的好想馬上再看第二遍,如果是按正敘看就更好了!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理解我的心情!”
大家再次鼓掌,瘋狂點頭。
同時,他們又震驚地想到:如果電影是倒敘敘述的,那麼現實的主角根本沒有治愈自己!而是逐漸病情加重!
林景笑道:“彆擔心,這部電影的第二個版本會在JS影城、星聯影城和曙光影城三大院線同期上映,到時候憑第一版的票根,可以免費觀看第二版本。同時,我們的首映禮結束後,電影還會放映第二遍,屆時大家想留下來的,可以在這裡看到第二個版本。”
主持人滿意了,開始點名請大家評論。
第一位被點到的,就是圈中知名的毒舌影評人——大川老師。以前的電影首映禮,是基本不敢點他的名字的,但張三對《倒計時》的品質很有信心,暗示主持人可以叫他。
大川站起來之後,握著話筒,沉默了半分鐘。
主持人:“……?”
大川:“…………”
最後,他艱難地說:“我可以先不發表意見嗎?等看完第二遍,讓我說幾分鐘都行。”
主持人無語,隻好有點了一個人,這次是位著名導演。
他站起來之後,直截了當道:“抱歉,這個話暫時我說不出來,因為現在我還不知道這部電影的全貌是什麼樣子,貿然評論,有失妥當。”
主持人隻好又點了一位,這位也是常年給各大雜誌供稿的知名影評人,筆名叫江十。
江十站起來,安靜了幾秒鐘,然後說:“我看完電影,手機屏摔碎了。想問問林景……賠手機嗎?”
全場爆笑,林景說:“看來江老師的手機不喜歡這部電影啊,這樣好了,我賠你一部喜歡它的。”
因為電影的戲劇性結局,現場氣氛非常活躍,等到首映式結束,電影開始播放第二遍,觀眾無一離場。
正敘版的電影裡,開頭一幕就是主角擺正日曆牌,在心願單上寫幻想療法。
接著,電影片名出現。
有意思的是,這個版本的名字叫做《時計倒》。
它是《倒計時》的另一個版本,同時也是第二個截然不同的故事,第二部截然不同的電影。
《時計倒》這個名字乍一聽頗為滑稽,它才像一部喜劇該有的名字。然而,它卻是一部悲劇。
觀看《時計倒》的過程,是一種非常奇怪的體驗。大家明明已經看過了正敘的故事走向,明明知道接下來一幕要演什麼,卻一點都不覺得乏味枯燥。甚至隨著劇情推進,他們越來越沉浸其中,越來越投入感情。
因為對每個日曆牌的劇情心中有數,他們關注的是其他方麵。而可以挖掘的隱藏信息,太多太多了。
這個過程是難以言喻的,你注意力越集中,就能發現越多細節和隱喻,到最後,你會震驚地意識到——細節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