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獨特的質感和層次。僅從喜劇角度出發, 影片前兩個小時節奏明快,套路新穎, 商業氣息成熟。然而, 就在最後的五分鐘內——情況發生了逆轉。
不同於普通的神反轉電影, 《倒計時》的反轉,非但體現在劇情上,更是結構層麵的反轉。它直接否定了整部電影的敘事方式,僅僅通過一個鏡頭、一句話,就呈現出第二個截然不同的故事。這樣精巧的構思, 在國內電影界, 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過了。
僅憑它為華語電影注入的全新可能,《倒計時》值得一個滿分評價。”
“相比結局, 這部電影更加震撼我的是——它竟然出自一個外行團隊。要想正反放映都敘事清晰,從劇本到後期必須精打細算,出一點岔子都會毀掉全片。可是這個外行團隊,竟然真的完成了這項複雜精密的任務。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從燈光、到攝像、布景……雖然尚且流露青澀, 卻充滿一股驚人的靈氣。電影的美學從未如此動人、如此鮮活過。
很想知道團隊是怎麼開展工作的, 如果可以, 希望張三導演能夠為我解惑。”
“首先鋪陳美好的假象,再惡狠狠把它撕開。倒計時撕開得太過慘烈, 以至於讓人一下子難以接受。但無所謂,好的作品終將帶來感動。《倒計時》最大的特點在於:它青澀, 卻充斥著一股不知從何而來的動人;它炫技, 又綻放著美好的情感之花。”
“一直聽說林景逆襲, 從來沒看過相關節目,如今也算親眼見證了。他在這部片中貢獻出了從業迄今最好的表演,就像真的旁觀過阿京那無奈而短暫的一生,見他所見、感他所感、愛他所愛。
去年,林景放言《倒計時》擔得起一座影帝獎杯。如今,想必不會再有人質疑了。”
所有影評中,有一篇轉讚數最多,它的題目是《銀幕上的喜劇,觀眾腦內的悲劇,一部由觀眾自己製作的“啟發式悲劇”》
影評很長,從頭到尾列舉出了電影裡所有的隱藏信息,它們暗示著什麼、隱喻著什麼、啟發觀眾發現什麼。
影評提出了“啟發式悲劇”的概念,把《倒計時》由喜轉悲運用的手法分析了一遍。這些手法的背後,統統都有相關理論支持,冰山理論、庫裡肖夫效應、符號學、精神分析學、心理學……最極致的是對蒙太奇藝術的運用,不同鏡頭銜接產生不同結果,在技巧上幾乎做到登峰造極。
影評最後,有這麼一段話:
“一群經驗為零的新人,捧著一個難度登天的點子,將技巧運用到極致,最終拍出的故事,卻如此動人、如此真誠、如此富有靈氣。我想,這本身就是一樁奇跡。”
結構、劇本、故事內容、人物、拍攝手法……各大電影媒體的專業影評人,紛紛從不同角度給出了相關的評論。
電影當然存在缺陷,但即使是最為嚴苛的評論,也給出了相當高的分數。
這些影評發布在個人博客或公眾號裡,由所屬媒體彙總,作為電子刊物發表。
權威雜誌《華語電影周刊》收集這些專業評分,為《倒計時》打出了一個總分,發布在相關平台上。這個打分向來受到影迷信任,是電影口碑的真實反映。
《倒計時》得分9.2,是五年來得分最高的華語電影,已經歸為神作範疇。
《哄堂大笑》的得分是8.9,不低,距離神作卻還差一步之遙。
在此之前,電影口碑已經積蓄到一個臨界點,影評人總分的出現,將它徹底點燃。
影迷們一看喜歡的電影得分這麼高,感到與有榮焉,興奮地發表評價,擴大安利範圍。同時,看過《哄》的影迷不在少數,他們沒想到倒計時評分更高,紛紛買票進場。
新增的大量觀眾,又會反饋更多好評,兩者相互成就,《倒計時》各項數據開始激增。
前三天溫吞不前的票房,終於開始呈現逆襲之勢,坐火箭一般嗖嗖上漲。
央視節目和林景的澄清,也使鬨哄哄的輿論有所回轉,大批網友都在觀望林景的動作。
林景再次艾特了許由。
林景大魔王:@許由,視頻拍得不錯,很想知道你拍視頻時心裡都在想些什麼。
看到這條微博的許由:“…………”
許由:“他什麼意思?仗著人緣好有恃無恐?我就不信他真能拿出證據反駁。就算網友現在信任他,還能一直保持不變?”
他經紀人說:“他瘋了吧,你彆搭理。”
許由卻很氣不過,他覺得現在形勢已經明朗了,自己用不著慫下去了。
於是他發了一大段微博,先否認林景的指控,再惋惜林景走上錯路,然後控訴林景不公平競爭,搶了他很多機會,最後表示自己一定會引以為鑒,繼續努力。
用大號發完,他還登上小號,在林景微博下噴他。他把擠壓的怨憤全釋放出來,好似罵得越狠,就越揚眉吐氣。
幾分鐘後,叮咚一聲,林景竟然艾特了他的小號。
他連忙點進去,然後就是一陣無語,心想林景果然被打擊得神誌失常了,連這種事都能乾出來。
林景把微博下罵得最狠的留言截圖發了上來,一個不落地艾特正主。
他什麼話都沒說,就是放截圖,艾特人。
不光許由,所有人都不明白他的用意,難道真的氣瘋了?也對,那些人罵得實在太過分了,他們不是憑空就罵,是一邊罵一邊點評視頻。
“看視頻你也太欠艸了,一臉的欲求不滿啊嘖嘖嘖,什麼時候能輪到哥上一把?哥雖然沒錢,可是器大活好,包管滿意。”
“騷貨,電視上看著人模狗樣,視頻裡怎麼那麼騷,可惜就是沒脫光,脫光才好看呢。”
“林破鞋多來幾段視頻唄,一段不夠看啊,我都對著這段笑了一天了哈哈哈哈哈。”
許由小號足足被截了十來條,全都掛上去,單獨列成一張長圖。
評論猜測紛紛的時候,這條微博被一個人轉發了,韓鐸。
他說:我常常想不明白,這世上的人,究竟能惡毒到什麼地步?
韓鐸粉絲早都佛了,他們看出來了,自家蒸煮鐵站林景,一點沒有置身事外的意思。
林景毫不做作的態度進一步激化了矛盾,支持他的和討厭他的開始撕逼,路人大批加入,事態愈演愈烈。
願意相信林景的人有很多,可是他本人發出一個澄清之後,再也沒有其他動作。微博倒整天不停地發,不是挑釁許由就是掛辱罵言論,暗中挑唆輿論,擴大事態。
電影上映一周後,大部分影評人都發布了影評,隻有兩人遲遲沒有動靜。
一個是粉絲三百萬的著名毒舌影評人大川老師,一個是手機屏摔碎的江十。
江十好歹還發過一個“電影很圓滿”,雖然引得粉絲狂錘。大川是真的一個字也沒寫,連分都沒打。
微博下有網友催,他們的說法出奇一致:總感覺這部電影至今也沒展現全貌,也許還有些故事沒講出來,現在寫影評,太早了。
網友們服氣,這電影都正著一個故事倒著一個故事了,根本講無可講了,還能有第三個故事?
江十被網友嘲了幾句,忍不住扔出了證據。
他指出:《倒計時》的結局,可能並不是主角病亡。
*
看戲的江十:阿京的房間裡有一麵巨大的鏡子,圖一是電影中段的某個日曆,數字是在鏡子裡顯示的,所以呈現一種鏡麵的翻轉。有的時候,畫麵沒拍攝鏡子邊緣,但通過翻轉的數字,我們也能知道,這是鏡中影像。【圖片】
但不要忘了,有些數字鏡麵翻轉後還是數字,你無法從表麵辨認出,它是不是在鏡子裡。
《時計倒》最後一幕,阿京躺在病床上,生死不明。如果日曆上的數字是5月5日,那麼這就是全片結局,阿京一定會死。
然而,這一幕中,床頭櫃擺設變了。前麵放在左邊櫃子的花,出現在了右邊的櫃子上。
你無法確定,這是因為花被拿走,還是因為鏡像翻轉。所以你無法確定,這一幕是不是在鏡子裡呈現出來的。
因此,你無法確定,這一幕的正確日期,究竟是5月5號,還是2月2號。
如果後者才是正確的,阿京的結局根本不是病死,他隻是在2月2號那天病情惡化了一下。那麼他的結局到底是什麼?
——不知道。電影最後一段變成了臨床實驗那段,對阿京的結局並沒有明確交代。
就我而言,寧願相信第二個結局才是真的。阿京還在那間實驗室裡,他還在繼續完成他的夢想。說不定有朝一日,抗癌藥實驗真的可以成功,他能夠恢複健康,和哥哥一起重新踏上旅程,親自去完成心願、彌補遺憾,把人生,變成真正的圓滿。
我寧願相信,林景還是在結局放過了他,這個開放式結局,是他留給阿京和觀眾的仁慈。
我寧願相信,即使這個故事充滿遺憾和無奈,它最終還能歸於圓滿。善良的人能夠得到好報,努力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想做的事拚儘全力就能做到。
我寧願相信,隻要你溫柔地對待這個世界,世界一定會回以溫柔。
暫時不寫影評,等@林景大魔王答疑,如果電影下映還沒得到答案,以上就是我的影評。
*
江十的長微博,引發了第二次《倒計時》影評熱,微博上的影評數又飛漲了一波。
影迷一傳十、十傳百,都得知了江十的發現。回憶著電影劇情,有些淚點低的忍不住紅了眼眶,如果結局真的像江十說得一樣,那就太好了!
大家紛紛討論起來,幫江十艾特林景和張三。本來沒指望得到回複,這種關於結局的問題,主創向來喜歡保持朦朧美,讓觀眾自己去猜。
沒想到當天晚上,林景真的回複了江十。
林景大魔王:謝謝支持。如果算上病愈,這部電影一共有三個結局。ps.我也寧願相信。
影迷們意識到他話裡的意思,開心得拚命留言說謝謝,謝謝他願意留出一個開放式結局,願意給阿京一個圓滿的可能。
這些感謝竟然刷屏壓過了評論區裡的撕逼。影迷和粉圈仿佛處在兩個世界,格格不入。
這件事傳開,又給電影帶來了一波觀眾。這些人對電影有興趣,但被劇透be而不敢看,聽說還有個圓滿的開放式結局,立馬就去買了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