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1年——
光和元年,平定西涼反叛之後,由於再無他人敢於鎮守這經年數叛之地,靈帝根據十常侍建議,與朝臣商議後,封當地豪強為涼州諸郡長官,又封董卓為涼州刺史節製西北羌人,大加賞賜,但無沼不得入京。
董卓對此混不在意,將賞賜分與所轄義勇兵與遊俠,帶領依舊願意跟從他的兵士與將領趕往涼州治所武威赴任。
成就早已卸任多年,但成績仍然在武威開設酒家,為往來遊俠提供任務委托,人脈越發廣博,邊章、韓遂作亂之時,亦不敢對其太過為難,聽聞董卓升任涼州刺史後,主動修繕刺史府,並大擺筵席招待董卓軍中將士。
宴會上,年過花甲的成績正端著酒杯與董卓攀談:“造化弄人,誰能想到,當年那僅率數百便能掃滅千餘馬賊的莽撞少年如今已是一州刺史。”
這話有些不合禮數,但一來董卓不在乎這個,二來以成績的年紀和身份,也不會有人苛責。
“哈哈,我當時大約是打算做個縣尉或從事、郡尉,”董卓笑道:“但如果當初真被令兄封這麼個職位的話,如今大概屍骨已寒矣。”
邊章韓遂反叛時,對於縣令郡丞可能還會手下留情,但那些手中有兵的武官,若非被挾裹起事,便是直接殺死,至少在董卓升任刺史後的普查中,文職基本尚在,武職全數一空,不過這倒正好給了他安插手下的機會。
雖然有傳聞說不少武官逃回了各自的老家鄉下,但董卓自是沒有費事去把他們招回來的道理。
“嗯,老夫當初便察覺你非屈居人下之人,”成績飲了口酒:“老夫年事已高,準備把酒樓轉給吾兒成功,日後還得請刺史大人多多關照。”
“嗬嗬,那是自然……”董卓也喝了一杯,眼角微抽,這成家人的取名水準還真是二十年不變。
“哦……讓老夫猜猜,那個又高又壯的後生便是號稱‘天下無雙’的呂布呂奉先罷。”成績也不離開,端著酒杯開始品評董卓的手下:“看上去就頗有力氣。”
宴會另一側,身著便服的呂布正與高順、張柯、管亥及華雄拚酒,牛輔早已醉倒,而無人看管的張遼正不知何時偷偷取了杯酒在悄悄啜引,時不時咳嗽,弄的滿麵通紅。
董卓看得搖頭,道:“我這半子,隻有勇力,若無謀士相輔,此戰多半便會吃個大虧。”
“哦?說到謀士,你豈非有‘瞻前’、‘顧後’兩位相助?其中還有一人亦為東床?”成績略微轉向,指著席間正辯論著什麼的數名文士。
那批人看似滿腹經綸,但其中有不少是負責調度大軍後勤、安排遊俠任務的文吏而已,若指望他們獨當一麵或出謀劃策,卻是不能。
目前真正能派上用場的,便是“瞻前”李儒文優與“顧後”賈詡賈文和,這兩個看似互補的稱號,成因卻與彼此無關。
所謂“瞻前”,是指受他指揮的部隊完全不必多想,按照指示一路向前,便會順利達成目標,這與李儒的謀士特性有關,不足為外人道。
而另外一個,指的卻是賈詡的敵人,任何人與他為敵,都得時時小心自己的後路被斷掉,是為“顧後”,這實在是因為賈詡在涼州一戰中,先斷陳倉,再斷金城,那些叛羌千辛萬苦逃回草原,結果發現連根基都被斷掉了,隻得成部落地向董卓以及偏向董卓的羌人投降,若非這批異族人無法立刻派上用場,董卓此時已經可以號稱擁有三十萬大軍矣。
“成老當知,文人相輕,所以謀士並非越多越好,作為主公,從諸多意見中選擇一條執行,本就需要相當的決斷力,”董卓應道:“身為人主,有個大忌便叫做‘好謀而無斷’。”
“嗯哼,人主。”成績又飲了口酒,麵上似笑非笑地看了董卓一眼,但由於他沒有說什麼具體之語,董卓也無法辯駁,隻是又陪飲了一杯。
“咳咳……”成績不再特意盯著誰,隻是泛泛地看著宴會中的諸多文官武將:“老夫最後問一句,仲穎你對‘背叛’有何看法?”
“背叛,從一開始就存在,”董卓略一沉吟,便道:“我們要做的,便是不給它任何機會。”
“嗬嗬……哈哈哈……”成績一口將杯中酒水飲進,搖晃著向外走去:“老了老了,不勝酒力,接下來的事還是留給年輕人吧,董涼州,正式上任之後記得繼續關照我們的生意喲?”
這老頭隻是就事論事還是看出了什麼?亦或是……
董卓正在沉思,卻見李儒和賈詡互相爭論著什麼來到了他麵前。
“主公,”有外人在場從不會喊錯的李儒拱手道:“此次驟然掌管一州,我軍人手不足,不得不提拔了諸多勇士,他們需要被登記在冊,但文和上交的羌人勇士名錄卻無法使用。”
“主公你知道的,羌人部落和個人的具體名字都有特殊的含義,大部分隻能音譯,”賈詡攤著手:“文優想讓我交一份符合漢人習慣的名冊,根本是強人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