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年——
山河社稷圖,鹿門山。
在數年間都沒有找到“正確的治世之策”後,趙雲不得不嘗試自己總結。
誠然,目前各地稍有勢力者皆執行著他們自己的治世理念,大略看去也像模像樣,但各自都有各自的缺陷。
首先排除的,是各州劉姓刺史以及對洛陽和朝廷言聽計從的那些人,他們全都抱著“有機會就再經一步,不行就保持現狀”的心態,即便其中有誰運氣好而登基,對大樹將傾的大漢來說也毫無意義。
其次是董卓,隻看他已經屯兵長安,虎視洛陽的舉動就知道其根本沒把皇帝當回事,如果最終被他控製了洛陽,最好的結果也是其再行周公攝政之事,不過還好他不姓劉,無法當真篡位,至少皇帝會安然無恙。
至於趙雲曾特意前往詢問他們治世之策的劉備和曹操,也在擁有自己的地盤之後暴露出了各自的問題。
劉備那近似於墨家“兼愛、非攻”的理念,“所作所為皆是為了百姓好”的作風,以及近乎手把手地對百姓的生活和未來進行規劃的行為,在生活條件困苦的幽州或許行得通,苦寒的塞外以及濕熱的南方可能也行,但在富庶的中原之地是不會被接受的——有誰會希望彆人來指導他們怎麼花錢和享受?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在他收斂難民的廣陽郡中,遷徙過去的百姓有三成仍然選擇了離開——雖然脾氣暴躁的張飛和形貌古怪的張郃可能得負一部分責任就是了。
至於曹操,他推行的是法家之策,此法先秦曾推行過,但因為除了執法者外皆不懂法,無意間觸犯立刻不給機會地進行懲處,給人留下了“秦法嚴苛”的印象,為避免重蹈覆轍,曹操特意派出許多輕騎在法令推廣之地將法令的細枝末節和適用範圍對百姓進行詳解,目前來說,他的《青苗法》普及的還算不錯,但問題在於可以預見的未來。
法家的理念是以各種法令來約束和引導百姓的行為,日後曹操必然要發布更多更細的法律條文,然而百姓識字者不多,願意聽取並理解和他們不怎麼相乾的法律者就更少了,屆時若有人違法而不自知又要如何處理?
至於孫堅,他似乎還沒有產生稱霸一方甚至奪取天下的意圖和想法,被朱儁指使得團團轉,即使和曹老太公的護送隊伍打了一場並完敗,但在召集部下後仍然決定按原計劃前往洛陽勤王。
對於這場遭遇戰,趙雲仍有些細節上的疑問,比如在所有參與遭遇戰的勤王部隊都被虎豹騎捉拿的情況下,孫堅本人和他那幾個部下是如何逃走的。
嗬,無論如何,有師父和洛神在洛陽,看他們能鬨出什麼事來。
最終,趙雲的目光落在了巨鹿,已經將勢力極儘收縮的“太平道”身上——當然,不是指要支持他們揭竿而起,那樣不但張角師父和童淵師父會再次打起來,說不定近來行蹤成迷的“林好仙子”也會出手阻止。
說到這個,似乎因為“江左梅林”被“劍聖”擊殺的傳聞扭曲得有些離譜,原本“江左梅林”和“南華林好”兩個名字換著用的仙子乾脆放棄了前者。
與“南華仙子”在山河社稷圖中寥寥幾次的偶遇中,趙雲都看到她正在回收那些被打散得整個“圖”到處都是的花瓣,還念叨著“崆峒印”“昆侖鏡”“煉妖壺”什麼的。
大約是丟失的寶物吧。
說回太平道,它和太平軍已經完全分開了,後者原本便隻是曇花一現,隻有加入了董卓軍的那支尚存,他們還在不斷吸引著不願前往巨鹿過安穩生活的道徒們。
此時,巨鹿的太平道在小師妹的領導下,如同一隻把自己團起來的刺蝟,外人如果沒有兩敗俱傷的覺悟,是不會去碰他們的。
然而,在這樣的表象之下,各方渠帥仍然同諸州郡的舊部有著聯係,並在那些官府自以為掌握了符水渠道而肆意漲價時,偷偷地以平價繼續賣出符水,他們主要偽裝成遊商、馬販子,以及酒家老板——誰也不會去懷疑古舊的畫、馬的草料和酒家成壇的酒之類。
雖然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對朝廷無甚影響的事,或許隻是因為心中鬱氣不平?
但,這個做法卻給了趙雲啟發。
成立一個獨立,龐大,由於客觀原因完全不可能和執政者合作,對朝廷上下進行監控和懲處的遊俠組織,就叫“遊俠行會”罷。
雖然聽起來與漢武帝的繡衣使者很像,但是,趙雲計劃中的這個“組織”將得到絕大部分百姓的支持,這樣一來,當它對某些官員進行處罰時,才不會有人跳出來說這是謀反。
至於人手和成員,太平道隻是初創時不得已的選擇,待它發展壯大後,可以從那些熱衷於幫助他人,樂於伸張正義,行事為國為民的遊俠中選擇。
雖然“正義”這個詞語的定義因人而異,但大體上隻要采用被絕大多數百姓認同的,廣義上的正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