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
金翅大鵬的脊背。
伏羲正乘著太一造出來的奇怪金色巨鳥向南瞻部洲飛去。
作為天生會飛的龍族,搭乘於另一事物之上的行為,大致等同於四足完好的走獸非要站在其他走獸背上令其前進之舉。
但女媧說了這是一種“搭乘交通工具”的正常行為,那麼便乘一乘也無不可。
不過,誰知道這隻完全由黃金和綠寶石構成的鳥型物體是怎麼飛起來的,尤其是在它沒有扇動翅膀以及動用靈力的情況下。
罷了,這種事並不太重要。
在路上,伏羲再次確認了自己對玄都,或者說,對“她”的判斷。
玄都全無征兆突然出現。
玄都周身纏繞著濃鬱的“死亡之渦”。
玄都記得“上一個世界”。
玄都暗示天地之外有一個“聖人”才能抵達的地方。
玄都在女媧剛剛確信誇父會死的時候,使用“天之鎖”將其牢牢鎖住,當時伏羲以“另一個視角”來看時,誇父身上所有的“死亡”都順著那鎖鏈被她所吸收。
玄都提出了一個她說出口前大家都一無所知的,關於“魔”的威脅。
最重要的是,她道出了“不讓任何人死掉”這句決定性的話語,而後,堂而皇之丟下聖人師父的任務不管,專注於鎖住“入魔”且要死的誇父,而看那副樣子,似乎還得堅持很久。
簡直完美契合伏羲心中那個一直在追逐的“背影”給他留下的印象。
至於被太一稱作什麼“摯友”?哼,“她”的魅力自然不必懷疑,而且被人認錯也不是一兩次了。
根據伏羲的“經驗”,這個“聖人弟子”的身份大概也是掩飾,在本世界“結束”的時候,她應該會拋出一個出人預料的新身份並詢問被她認可之人是否願意跟隨,就本世界而言,大約便是【聖人】了,唔,再往上應當沒什麼東西才對。
那麼,在確認目標後要做什麼?立刻去坦白自己是追隨了她數個世界的……的那誰,要求她接下來帶著自己?
不,這是下下之策。
如果賴在她身邊就會被帶走的話,豈不是會在每個世界都帶走一大堆親友鄰居?
根據伏羲有限的情報推測,是否會被帶走的關鍵在於是否對“她”在該世界需要完成的“任務”有所幫助。
而這些任務往往與“拯救必死之人”、“阻礙悲劇發生”以及“彌補重大災害”有關。
要證明這一點很簡單,看此世的“姐妹”就知道了:
麟好為了阻止鯤鵬吃掉紅雲,以及龍鳳兩族開戰,不惜要把自己退化回龍蛋;
女媧為了令那些死去野獸不會魂飛魄散而創建六道輪回,之後更是辛苦造人,即使那些造物完全不理解她的苦心也沒有下重手教訓;
不周山倒,天塌地陷——這件事在發生之前就被自家的哥哥嫂子化身“四象”所阻止,而霸下因此從哥哥變成的妹妹……等等,龜靈聖母嚴格來說似乎是自己的侄女?算了沒差。
另外就是,太一不知從哪拐來了“四凶”,作為扭曲、怪異的“四象”,它們理應在各自盤踞的地盤為禍一方,但卻由於那隻金烏的影響變成了幼年形態的“天生道體”,這似乎暗合“她”的作風。
這種作風,對於喜好好勇鬥狠、弱肉強食等行為者來說大概很不討喜,但對伏羲來說卻正好,這樣就沒有人和他爭“她”了。
目前唯一的對手是太一,他分明也揣摩了“她”的喜好並進行了相當程度的迎合,但伏羲是不會認輸的!
此次地表之行,伏羲的任務自然是尋找之前從金車中掉出去的“織女”。
雖然那些小金烏一個個或流淚或咬牙切齒或驚慌失措地描述那位天生道體的姐姐/妹妹如何中箭,但在場眾人都沒太在意——笑話,那些隨便從若木上折斷的樹枝造成的箭,怎麼可能對在開天辟地之前便存在的金烏造成致命傷?
不過由於小金烏們關心則亂,又有窮奇在那裡說什麼“會不會失憶然後被人族撿回去啊”,即使那個叫陸壓的比較冷靜也無濟於事,最終天之孔附近的亞聖和天仙們隻得把他們交給太一照顧,而伏羲則乘著那“金翅大鵬”去織女掉落的地方搜尋。
嗬嗬,那種拚了命也要為其他兄弟擋箭的舉動怎麼這麼熟悉呢?不是又要多一個妹妹吧?
————
南瞻部洲。
由於可能要前往人族聚居地,所以隻要出現就會造成異常的四凶無法跟來,而如果遇到巫或者妖,紅雲仙子把人家的“毒處”和“害處”給斬了也是麻煩,所以伏羲最終隻帶了龜靈聖母前往南瞻部洲。
不過,參考玄都的那根鏈子,真有什麼麻煩事,他們轉眼就能以各種形式殺將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