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
天界。
為了讓靈寶道尊收自己為徒,負屭,或者說趙公明可是費了老大的勁進行追蹤。
照理說,一位聖人想要甩掉誰,那根本是瞬間的事,就好像獵物的蹤跡瞬間完全消失,那麼無論是多麼老練的獵人也無法繼續追蹤。
但靈寶道尊不然,在說出“【沒興趣】”之後,雖然立刻便消失不見,但卻隱隱約約地留下了一絲尋找他的線索,也就是那“不周山”上附帶的“先天之氣”。
如果這位聖人將它裝入什麼法寶容器中,自然無法繼續被追蹤,但他僅僅使了個袖裡乾坤把那幾根柱子收起,這個過程中殘留的氣息足夠令對它頗為熟悉的負屭沿途跟隨以完成考驗了。
是的,這當然是聖人的考驗,總不至於他仗著本身是聖人,隻帶了那把墨玉短劍,其他法寶都給彆人保管了吧?
第一次追到,靈寶道尊還裝作很驚訝地說什麼“你竟能跟上本座?”,第二次追到時,他就自己暴露了這是考驗的本質,說“本座便看看你能跟上幾次。”,接下來的幾次他又裝作這不是考驗地說了“看來是天意如此。”“你可知你不適合拜其他人為師?”“若不改名,便不得入截教門牆。”雲雲。
果然不愧是聖人,他明顯是看破了自己的身份,而作為“神農”,還真的不太適合拜誰為師,聽到此話後,負屭便臨時想了個名字:趙公明——趙雲的“趙”,公瑾的“公”,以及孔明的“明”。
咦……奇怪,這三個詞彙是什麼意思?聽起來有點像人名?
“趙公明拜見前輩……”
“【還叫前輩?為師乃靈寶道尊,創通天截教,你可稱為師做‘通天教主’。】”
“弟子拜見教主師尊!”
這三句交談之後,通天教主便徹底消失,負屭,不,趙公明即使故技重施,也完全找不到“不周山”殘留的氣息——不愧是聖人,在考驗結束後立刻展現出“我會被追上隻是因為要給你一個機會”的態度。
不過,這位新認下的師父明顯不打算帶自己前往道場,想必正是因為自己和“三皇”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而聖人即使不染因果,也絕不會喜歡麻煩,故而隻把自己當成一個“外門弟子”。
但這樣一來,要怎麼去和玄都見麵呢?
不,等下,我既與玄都有舊,那麼拜師之後她必然也能得知,很可能前來拜訪,那麼,此時的當務之急便是先為自己建造一座洞府或者道場,總不能以天為蓋以地做席吧。
趙公明四下望時,發覺他一路追蹤通天教主時不曾留意周遭景致,已然遠離陸地來到了海上,目力儘頭,恰有一座草木茂盛、秀水靈山的島嶼。
於是他抱著“隻要上麵不會景致突變,便是一個好去處”的想法,轉身朝那座島嶼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