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
天界,昆侖山,麒麟崖。
輝煌宏偉的玉虛宮正門處,繚繞著淡淡雲氣的元始闡教碑上,一個個名字正散發著陣陣暗金光華:
掌教:元始天尊。
副掌教:燃燈道人。
金鐘仙:廣成子,赤精道人、黃龍真人、太乙真人、懼留孫、道行天尊、道德真君。
玉磬仙:玉鼎真人。
普通弟子:白鶴童子、南極仙翁。
門人散修:雲中子、關龍逢。
黃龍真人略有些咬牙切齒地望向那些無論筆畫還是大小都差不多的名字,雙拳緊握,下定了這次一定不會轉頭的決心。
但三兩息之後,他便不由自主地彆過了臉。
不管再怎麼告訴自己那隻是錯覺,但隻要注視的時間稍長,那些分明一動不動的名字便好像活了起來,並一起嘲笑混在他們當中的“黃龍真人”,令他無比狼狽。
原因無它——黃龍真人是這榜上金仙中,實力最差的那個。
沒錯,他是大羅金仙,可以闡教“隻收精英”的理念,哪裡又有大羅金仙之下的弟子?
雖然可以借口自己是因為吃了黃中李才成了大羅金仙,修行和爭鬥的經驗不足,但這種借口即使可以用個幾年幾十年,難道還能用幾百年不成?
更令黃龍真人感到心虛的是,隨著見識的增長,他可以確定,如果自己沒有吃掉黃中李而是正常修煉,可能直到此刻也修不到大羅金仙的境界。
比如說,每次元始天尊師父召集門下弟子講道時,其他師兄弟有眼前一亮者、恍然大悟者、深思忘我者、當場入定者,而黃龍真人雖然每次都做“冥思苦想”狀,但隻有他自己知道,就算自己真的在想什麼,內容也一定是“我是誰?我在哪?我在乾什麼?”
他基本可以確定,自己是那種“資質絕佳,悟性極渣”,不知怎麼混進珍珠中的一顆魚目。
不過好在,大羅金仙之上就是聖人,無法成聖的金仙亞聖到處有,多他一個也不多,反正闡教也不用讓弟子出去跟人單挑,光是聖人弟子的名頭就足夠把人嚇跑了。
再次說服自己其實不是最差的之後,黃龍真人又看了一眼碑銘,如果是熟知闡教狀況的神仙,很容易就會發現不少怪異的地方。
首當其衝的就是……玉磬仙,玉鼎真人?這名號聽起來完全不像女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