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英雄無歸(五)(1 / 2)

收集末日 晶晶小魔仙 3761 字 10個月前

——AD.2162.9.3——

矩陣,觀察室。

“——所以說,我們得分成兩隊,同時從虛擬維度和現實維度發起攻擊,這才能確保‘機械大帝’不會額外增兵。”

“——什麼?援軍?沒有援軍,‘外銀河’的收割者也在發動攻擊,他們能拖住那些遠征軍不讓它們回防就不錯了。”

“——各位都試過進入矩陣了,確定一下自己究竟在現實還是在虛擬維度的實力更強,我們兩條戰線的任務都很艱巨。”

最初之作正在通過監控看著康娜對決戰進行安排。

在她這裡隻會賣萌撒嬌裝妹妹。但回去之後就成了運籌帷幄的指揮官,還挺有趣的。

顯然,雖然自己對她講了“最初之作”和“最後之作”的來曆,但她依然對這個身份沒有太大的了解。

這個“觀察室”的監控,並非隻能被動接受收割者大軍所獲得的信息,還能憑借最初之作的想法對特定的地點或人物進行探查,即使僅有一個名字,也能直接找過去。

但如果真的那麼做的話,會由於限定條件太少而冒出無數個結果,除非那個名字的主人,比如“康娜·薛帕德”,在全銀河都有足夠的影響力,任何智慧生物在聽到這個名字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她。

不限定名字的話,也可以通過具體描述來模糊尋找,比如在之前的無數次輪回中,她檢索的比較多的條目有“孤膽英雄”、“小隊指揮”、“集團作戰”、“開發史前遺跡”、“培養生物兵器”、“靈能覺醒”、“研發機械智能”等等。

這些愛好被康娜評價為喜歡看“高光時刻”,倒也沒什麼問題,畢竟銀河係的發展在收割者的刻意引導下,幾乎總是會走上同樣的軌跡,類似的東西看的太多,實在是有些審美疲勞,隻有智慧生物那層出不窮的想法才能給她一點新鮮感。

這也是矩陣每次收割完一輪文明之後都會把文明的幸存者清洗記憶後並入虛擬維度的原因——那些程序設計被固定的“星球主機”根本沒有創新的能力,必須依靠智慧生物在各種不同環境中爆發出的靈感才能令它們更進一步。

虛擬維度中那些奇奇怪怪的“輪回世界”,基本都是曾經發生過的事實,被矩陣複製出來拿去和不同文明的成員排列組合以期他們能弄出點新東西來,雖然幾率不算高,但時不時的靈感火花仍然足以讓它逐漸進化。

不過,這種做法雖然在一開始挺有效,但隨著持續時間無限增長,即使定期清洗記憶,也不可避免地讓那些,呃,“輪回者”產生了某種“耐藥性”,他們開始變得能夠仿佛本能般地找出每個世界的“最優解”和“標準答案”並行動,一次次的虛擬世界經曆變成了熟練工流水線,這直接導致了矩陣所需“靈感”的枯竭,就像銀河係的文明發展一樣,如果矩陣有自我意識的話,一定會感歎“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由於無法進化,矩陣眼看就要變得和最初之作一樣,五萬年醒來一次以期收獲一點靈感,但它抓住了最後一絲“靈感”:在“輪回者”“投入世界,清洗記憶,投入下一個世界”的循環中添加了一個步驟——“在‘正常世界’中度過一生”。

很難說提供了這個靈感的輪回者究竟算是聖人還是罪人,因為絕大部分輪回者在矩陣創造的虛擬世界中“普通的度過一生”之後,那些“對‘輪回世界’的直覺”就會消失,再被矩陣丟進去時的表現和新人沒什麼兩樣,同樣能夠重新提供“靈感火花”供矩陣使用,結果這種模式就成了矩陣沿用至今的虛擬世界運行規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