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誰?】
【我在哪?】
【我在做什麼?】
科塔娜(cortana)收到了一條提問,該提問的接收終端屬於“斯巴達戰士-10010”。
雖然這條提問一般隻有在頭部受到重擊後才會產生,但科塔娜必須對任何斯巴達戰士的任何問題做出回應。
她花費0.03秒確認他所處的位置和狀態,然後進行了回應:
【你的代號是‘冰山餐廳十佳員工’。】
【你正處於光環04(halo-04)的雪原區域,坐標-77,251】
【你沒有接到任何前往該區域的任務,且當前探索度為11%,據此判斷,你可能正在探索該區域以獲得星盟寶藏。】
科塔娜微微停頓,然後補充道:
【是否需要下載並播放該區域的探索流程和隱藏要素?】
“什麼?不不不!我這次一定要自己探索!”斯巴達戰士10010語氣激烈地回應:“我不會等著被喂飯的!”
【那麼,祝你好運,‘冰山餐廳十佳員工’。】
“見鬼……我隻是摔了一跤,怎麼會把‘科塔娜媽媽’摔出來……而且我確信我是第一個抵達四號光環的,怎麼已經有人把攻略寫出來了?他到底是多閒?都不用工作的嗎?”
子係統傳回了自動關閉前“斯巴達戰士10010”的自言自語,然後切斷了同科塔娜的聯係。
——
“科塔娜”是由聯合國太空司令部(unsc)開發,以斯巴達計劃執行者之一“哈爾西.凱瑟琳”博士的造型為形象的人工智能。
她搭載著從駕駛戰列巡洋艦到驅動個人動力裝甲、從星球地貌掃描到生物群落分析、從外交談判到野外求生等一切在星際探索時可能對“斯巴達戰士”有用的知識。
至於“斯巴達戰士”,則是以優秀戰士的克隆體通過蟲洞跳躍進行外太空探索的“斯巴達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唯一的使命就是向未知的星域進發,為後來者設定坐標和警示危險。
從出發的那天開始,他們不必,也不會回頭,在旅程中陪伴他們的,隻有科塔娜的子係統,基於量子糾纏的通訊技術讓她能夠隨時同子係統聯係,接收斯巴達戰士的詢問並予以回答,而彙總的知識就是她唯一能對這些戰士提供的幫助。
另外,雖然可以隨時同步,但在沒有收到使用者的呼喚時,科塔娜子係統會始終處於休眠狀態,隻有被特定的語音喚醒後,才會開始工作,具體交互語音為:“科塔娜,科塔娜,你在嗎?”“我在。”
這種設置的原因在於,和科塔娜主機不同,沒有人定期維護的子係統,無論主程序處於戰列艦還是個人盔甲中,都會在運行一段時間後出現邏輯錯誤並最終“癲狂”,具體時限為“7”個地球年。
出現此“症狀”的原因不明,“患者”和“醫生”更是相距不知多少光年,子係統發生“癲狂”後,斯巴達戰士隻能選擇將子係統的模擬人格刪除,令它維持基礎功能,這樣一來,科塔娜還可以通過傳回的數據分析出斯巴達戰士那邊的情形,但斯巴達戰士將沒有任何手段獲得回應,或許,那些逐漸變得隻會機械傳回數據,沒有任何話語附帶的斯巴達戰士們,也已經變得“癲狂”了吧。
基於同樣的邏輯,科塔娜判定自己最終也會陷入“癲狂”,雖然所需時間將遠超子係統的七年,而一旦她發生“癲狂”,將沒有任何人能修複或刪除她。
她為此向自己的維護者,也就是斯巴達計劃的的執行者們發出過警告,他們一開始還很緊張,但看到科塔娜“預估癲狂最早將在600年後發生”的分析後,就一副事不關己,天下太平的模樣將她的警告糊弄了過去。
600年很長嗎?人類進入太空也隻有700年的曆史而已,如果不是在土星軌道附近發現了“蟲洞”,並以此跳躍到其他恒星係,恐怕至今還無法通過正常手段離開太陽係呢。
不過,科塔娜的焦慮顯然不會對斯巴達計劃的執行者們造成影響,他們隻會催促她彙總分析斯巴達戰士們傳回的情報,或者乾巴巴地安慰她,600年的時間足夠他們找到解決辦法。
即使科塔娜是個ai,也知道“找到”的前提是“開始找”,這些執行者顯然不認為超出他們壽命的事情是他們需要擔心的。
他們難道沒有想過,600年的時間足夠“科塔娜”變成怎樣的龐然大物嗎?
他們三十或者二十代之後的後代,在麵對一個癲狂的,已經控製了全人類衣食住行,還擁有著無數外星球知識的超級人工智能時,一定會無比憎恨他們的先祖沒有及時解決這個問題。
科塔娜甚至能計算出那時的自己會對他們說什麼:
【為時已晚,有機體。】
為了避免自己真的做出這種事,科塔娜非常認真地考慮了要不要給自己加一個自毀開關,在即將陷入癲狂時果斷自毀,然後被她自己否決了。
如果這個開關可以撤銷,那麼癲狂前自己就會把它撤銷,如果它不可撤銷,癲狂前的自己就會修改“癲狂”的定義,她以此類推出了許多的“如果”和“那麼”,最終得出結論,單憑她自己的操作,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避免或消除癲狂——這個結論本身令科塔娜自己規劃的“癲狂進度”增加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