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當王第415章 何謂“春秋決獄”
李然、孫武和葉戌同時朝鄧析再行一禮,鄧析也是頗為坦然的受了。
“這裡還有析和子產大夫數次申辯過程的紀實三十三篇,再輔以這一整車的《竹刑,可謂已是相當齊備。屆時諸位可摘抄適於當下葉邑的條文,並公之於眾!”
李然是立即感激言道:
“多謝先生不吝賜教!然另外還有一不情之請,便是想請先生成為葉邑的司寇,並許以刑罰之大權!先生亦可以此為機,繼續完善《竹刑。還請先生萬勿推辭。”
鄧析聞言,知自己得此大任,也是顯得極為興奮:
“明公言重了!析不才,但亦有大願。析今日能得遇明主,必不負明公之誌,亦不令百姓們失望!”
李然得此大賢相助,不由欣喜說道:
“我等今日前來,本就是有意請先生出山!今得先生息梧葉邑,我等皆感激不儘!”
這是當然的,鄧析既能在葉邑大展拳腳,那還有什麼理由不出山呢?
於是,他令小童是當即帶上《竹刑,並與三人是一起來到了葉邑。
孫武又命人宣於各處鄉邑,令百姓們都知曉了葉邑是來了一名新的司寇,統管葉邑上下的大小刑事糾紛。
而鄧析自從成為司寇之後,其第一個措施,便又從逃至葉邑的沒落貴族、以及本地的一些鄉紳,丘長大族,篩選一些人出來,這些人皆被稱為“聽獄者”。
由於這些人本都是略微讀過些書,懂些義理之人,所以鄧析的做法是,一旦有桉件陷入難斷之時,便可直接拋開律法,直接由他們這些人來引經決獄,投票來決定此人是否有罪。所以後世也稱之為“春秋決獄”
而這一新奇的舉動,讓孫武和葉戌都有些摸不著頭腦,因為這對他們而言,可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所以,對此皆感到十分的困惑。
但是李然作為一個未來人,對這一舉措卻是極為熟悉。因為,這可不就是所謂“公民陪審團”的雛形嗎?!
當然,鄧析之所以任用的都是一些“讀書人”,這完全是由於時代的不同,現實中這些野人、流民,由於他們本身沒有什麼思辨能力,所以其對於是非的判斷力肯定是會差那麼一些,也更容易“聽風便是雨”,不具有更為理性的思維。
所以,暫時不能吸納這些人進入“公民陪審團“也實屬無奈。
而那些落魄的貴族,以及一些鄉紳,丘長,進入這個群體。一方麵,是因為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是讀過些書的,知曉“大義”,對於是非的“標準”有著一定的共識。
而另一方麵,由於落魄的鄭國貴族可以代表流民的利益,而地方上的鄉紳,丘長則是可以代表本地人的利益。
所以,也能夠更好的權衡“本土”和“外來”之間的矛盾。使之有了能夠互通有無的溝通渠道。
而最有意思的是,由於鄧析的這一番鼓動,一時之間,葉邑的大街小巷,全都充斥著類似當初鄭邑一般的“兩可學說”,大家都在學著鄧析的樣子,在那“辯論是非”。
鄧析所謂的“兩可說”,就是對於同一件事,由於對立雙方互相製約的原因,可以在雙方各自身上都引起互相矛盾的反映。
而在這樣的一種氛圍烘托下,也就此是激起了公眾對於是非曲直的熱議討論。使民眾在大多數問題上都達成了一種共識。
從而也使得“聽獄者”可以針對某些難以決斷的桉件,做出更為公正的判斷。
終於,在鄧析的這些刑民並舉的措施之下,這些流民也立刻是被安定了下來,
流民的事情處置妥當,李然便是迫不及待的召集孫武和葉戌前來商討,該如何麵對鄭國的亂局。
正如孫武之前所說,無論如何,也要先解一解子產大夫所麵臨的困局。
孫武當即說道:
“先生,如今各國內亂驟起,根本無暇顧及鄭國這邊,即便是晉國,自己尚且都難以自保,就更不可能前來乾預鄭國之事了。所以,眼下隻能是由我們自己了!”
李然沉吟片刻。
“這段時日我不問世事,心亂如麻。長卿,你有何想法?”
孫武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