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蓴菜鱸魚羹(三)(1 / 2)

玉盤珍饈 素昧平生_ 6601 字 10個月前

劉夫人吃著鱸魚羹,眼淚逐漸朦朧,這魚羹入口好鮮美,鮮得帶著家鄉的味道,那柔嫩的蓴菜滑得就像記憶裡最美好的模樣,三四月的春天楊柳青青,清澈的水邊長滿了脆嫩的蓴菜,貝齒輕輕咬下能聽見它齊聲斷裂的聲音。

劉夫人自來到汴京後,尋遍整個京城也找不到幼時的味道。無論換了多少個廚娘都做不出這個味道。

這一刻,她仿佛與故事的主人公心境重合,為了一道蓴菜鱸魚羹可以馬上回到臨安。她用雙手捂住臉,淚水終於不可遏製地奔湧而出。

何珍饈用手輕輕地拍著鄭氏的肩,以此無聲地安慰她。

劉夫人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手帕咬得起了深深的牙印,“我爹很要強,除非倒下否則絕不會多吭一聲。”

從臨安到汴京一共要跨過兩條大江,先過長江、後過黃河。那年他們從臨安來到開封走水路一共走了三天。可是鄭氏生大公子那年摔了一跤,提前早產。驚聞消息的鄭父硬是騎了一天一夜的馬趕到了她的病床前。

他的第一句話就是“爹爹來看你了”,劉夫人出了月子才知道,他回臨安後臥床休息了半月,才能下地走路。

她哽咽地說:“這道湯真好喝……像我爹做的味道。”

劉夫人把剩下的湯一口口往嘴裡塞,就像在吃父親做的魚羹般,一滴也舍不得浪費。暖暖的熱湯下肚,就像回到了家一般。

“何娘子可會想家?”

鄭氏問完久久沒有得到回應,廚娘愣了片刻,許久才艱難地說:“夫人,我家就在汴京。”

怎麼會不想?何珍饈心裡默默地說,這一刻的她和鄭氏一模一樣,都是有家回不去的人。汴京與臨安隔著山、隔著長江黃河,而她與家隔著長長的時空……

她靜靜地看著鄭氏流淚,輕輕拍著她安慰她、也在心中安慰著自己。

傍晚,劉耿放衙回來,他聽說夫人破天荒地吃完了一頓午食,渾身的疲憊仿佛都消失了,他匆匆去找夫人。可是鄭氏卻不願意見他,在屋內說了一句“相公止步”,聲音沙啞得幾乎讓人難辨。

何珍饈在門外恭敬地攔住他,一五一十地將治療鄭氏“厭食症”的方法告訴他,“夫人的病乃是心病,因思鄉多年無法緩解,她理解你的苦衷,從未曾與你提過。解鈴還須係鈴人,大人下次休沐帶她回臨安探望父母吧……”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1。何珍饈置身事中才能深刻理解詩詞中的思鄉之情,很多人離開了故鄉便是一輩子再難回去了。

劉耿聽完沉默良久,悵然一歎,“我這幾年樹敵頗多,為了安全著想一家人儘量不離京。”

“原來卻是我一廂情願,這幾年讓他們為我的仕途犧牲良多。”

他頭一次認真以待何珍饈,眼中已然不是那種看待下人的目光。何廚娘有一顆玲瓏剔透的心竅,不僅膳食做得好,待人處事也有一套。她僅來劉府不過兩日,便發現了夫人的症結。而他身為枕邊人,卻從來猜不透她的心思。

劉耿對何珍饈略微頷首,平靜的話語中藏著一絲難掩的感激,“多謝何娘子。”

“你的攤子會回來的,回去等消息吧。”

何珍饈心上壓著的重石終於被挪開,她深深的鬆了口氣,向劉大人做了個揖以表感謝。

何家的攤子終於回來了……

……

何家。

大雨瓢潑,天寒人情卻讓人暖。在這群熱情的客人的幫助下,何嘉仁很快賣光了包子,他看著天色尚早,立即跑去屠宰場添置了50斤豚肉。因為今日的包子是五文錢賣出的,如果不多做點包子掙不夠還債的錢。

那殺豬的李屠戶見了何嘉仁一日之內跑了屠宰場兩次,驚詫不已。

他戲謔道:“我聽說何記擺不成攤,還擔心以後我的豚肉賣不動。”

為生計而愁的不僅隻有何家,屠宰場賣豚肉的李屠戶也會因損失一個大顧客而深深發愁。豚肉低賤腥臭,少一單生意就是一單。

何嘉仁擦了把臉上的雨水,苦笑地道:“李叔多慮了,不賣包子怎麼掙錢還債。若是攤子回不來,恐怕日後要更辛苦乾活、向你買更多的豚肉。”

李屠戶心裡憐憫何家命途多舛,給何嘉仁稱豚肉的時候,偷偷地多稱了十斤給他。

何嘉仁知道李屠戶家中條件也不富裕,又知道他心善、愛多給他幾斤肉,所以付錢的時候他也偷偷多留了一袋錢。

李屠戶待何嘉仁離開後點錢,驚詫地發現多出了半貫錢。

何嘉仁撐著傘匆匆趕回家,剛進院子便發現何父、翁翁、二叔都在。大家俱是一愣,目光落在空蕩蕩的籠子上相顧一笑。

一家人齊齊地滿載而歸。

何父爽快地笑道:“看來大郎也是把包子賣光了,你翁翁猜得果然沒錯,讓我少買點豚肉,他猜你肯定會買,他可算是把你猜透了。來搭把手!咱們今日再做八百隻包子。”

何嘉信手舞足蹈地同大兄比劃,說他今日碰到的客人是如何熱情的。他感動得眼眶至今還是紅的,“我從來沒想到咱們的包子那麼受歡迎!”

何嘉仁點點頭,何記的包子每天用的都是最新鮮的豚肉、老母雞,老雞湯底舍得下足料,要熬製一夜,從來不留到第二日。為了追求豚肉的口感,肉要剁得碎碎的,包子皮要反複搓揉直到有韌性,才能嚼起來勁道。

可見他們平日一絲不苟地把食物的口味做到極致,這條路子是正確的。用心對待客人,客人也會記得他們。

何父手腳麻利地殺雞,樂觀地同兒子們說:“我想過了,即便我們以後不能擺攤,也可以沿街叫賣,左右不過是多吃點苦,越是困難我們越是要做下去。否則豈不是讓那些小人得逞?我們再做一籠包子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