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珍饈笑眯眯與徐靜姝商量,“若你有空,從明日起午時便可來何記鋪子。”
徐靜姝行了個禮,感激地道:“多謝珍饈師傅!”
徒兒走後,何珍饈一頭紮入了做青團的活裡。
她開出了“力量”卡牌,力氣是成年男子的兩倍,何家人世代為廚,從小練基本功,身體素質比常人好。從前,何父是家裡力氣最大的人,可如今何珍饈的力氣卻比他大。
她儼然成為了做青團的主力,做得又快又好。何父在一旁瞠目結舌地看著女兒,她手腳麻利地跟吃了藥似的,而自己緊趕慢趕、累死了也趕不上她。
他麵色有些慘淡,已經榨乾了身體最後一絲力氣,坐在旁邊大口喘氣。
“不行、不行——珍饈,我去歇會。”
何父慣來以自己的“吃苦耐勞”為豪,如今他竟然喪失了這個唯一可以自豪的地方。他終於歇了跟女兒比較的心思。
田秀珍取出打烊的牌子,掛在門口。
臭豆腐跟春餅賣完後,何記便打烊了。一家人放下手中的活,聚在一塊吃起了晚飯。
何父給大兒子熬了碗蘿卜筒骨湯。
他笑眯眯地說:“以形補形,嘉仁喝點。”
筒骨經過了一天一夜的精心熬製,湯汁奶白,融入了蝦米、蛤蜊、雞、鴨的精華,鮮入骨髓。何父把蘿卜切成小塊,燉得軟爛,他小心地端著湯,一點點地把湯上的浮沫撇去。
何家人笑眯眯地看著何嘉仁喝完湯,滿足得就像自己喝下一般。
何嘉仁放下湯碗,問:“咱們還差開封府衙門的八百枚青團,對不對?”
提起這個,何父臉上就洋溢著驕傲的笑,他掰著手指頭數:“不止開封府衙門,還有都水監、司農寺也給咱們下了訂單,老爺們愛吃咱們這口青團!”
因為單子要得急,這些官老爺們出手很闊氣。托了青團的福,何家不僅存夠了下個月的欠債,還能付得起何嘉仁的束脩。
何父長歎了一聲:“就是訂得太多了,要是老祖宗早一點托夢給二娘就好了!這樣也不會耽擱店裡的生意……”
擱在幾個月前,何父是打死也不會相信,自己會因生意過於火爆而苦惱。但這兩天他幾乎被這個愁得睡不著覺了。
何珍饈心裡有些慚愧,如果她早一些把青團弄出來,何記不至於這般匆忙。這也提醒了她,以後節日的時令食物,必須提前準備。
她說:“往後若還有量大的青團單子,何記便推了吧。”
何父隱隱有些不讚成,如今鋪子入項的大頭源自青團,要還債還得靠它。累是累了些,可打賞也多。
何珍饈解釋道:“鋪子的生意要緊,它才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根本。清明前後的艾草是最清香、脆嫩的,過了這幾日便苦澀發臭,它若是影響何記的口碑就得不償失了。還有——”
她鄭重地說道:“身體最重要。”
她解鎖青團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獲得大量的真心讚美,如今讚美已經攢足五千,累壞了家人就不好了。
何翁翁捋著胡子,欣賞地道:“二娘言之有理,錢是賺不完的,還是身體重要。”
他攤開了賬本給大家看,扣除采買食材的耗費、青團的包裝費、工人雜役的月錢,還有預留給何嘉仁的三十兩束脩,賬上已經累積了六十二兩銀子。
清明這幾日的進項,足夠他們緩一陣了。
何珍饈提議道:“如今有了雜役和小二,我們每日能輕鬆做出一百斤,賣完七日,何記就不做青團了,我們明年再賣青團子。”
“好!”大家同意地點頭。
用完晚飯後,何記鋪子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艾草清香,這股香氣飄滿了一整條街,清新、摻著一絲涼涼的氣息,沁人心脾。
縷縷香氣,就仿佛清明雨水的味道。
何記傍晚貼出了公告,青團限量供應每天五十斤。
一則公告跟炸開鍋似的,何記的青團恬淡清爽、怎麼吃都不膩,好克化、不黏牙,格外得稚子孩童的喜好。家中的稚子不吃還好,隻要嘗過何記的青團,日夜都嚷著要吃青團,哭嚎起來沒完沒了。
大人們起早貪黑來排隊,圖的就是這三兩隻青團子,結果……發現他們家不買了,傻了眼了。
這何記損不損啊?成天吊人的胃口,有本事限購,有本事敞開了讓大家嘗個夠啊!
何記的公告剛貼出來還沒焐熱,不知那個促狹鬼,趁著夜黑風高偷偷揭掉了它。仿佛何記的門前隻要沒掛出公告,第二天就不會限購似的。
……
午夜,子時。
何二叔揉著困頓的眼,慢悠悠地起床了,他今日起正式接替大侄子擔任采買的活。
以前他雖然也跟著侄兒采買過,卻遠不如侄兒起得早。
子夜涼如水,春寒料峭,外麵飄起了細細的雨絲兒。何二叔剛點著燈,發現何嘉仁房間還亮著燈,走近了一看,大侄兒靠在燈邊,手捧著一卷書,一動不動地看著。
不知他是剛醒、還是徹夜未眠。旁邊燒得發乾的煤油提醒著何二叔,他許是沒睡……
他的嗓子眼忽然有些乾,不知看了多久才出聲。
“嘉仁……注意養傷,彆看了。”
他有些能體會大哥大嫂的心情了,若佳肴像大侄兒,何近不把那些賊人大卸八塊,都不足以泄憤。
何嘉仁看見門邊的二叔,輕聲地解釋:“我習慣了這個點起來,睡不著看會書。二叔,我馬上就去睡了。”
他隨手放下書卷,吹滅了燈。
何嘉仁已有二十歲,人生已經過了小半,放棄庖廚、入書院念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與他年歲相仿的方舉子,如今已經功名在身。何嘉仁清楚,自己選擇了這條路,往後隻有更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