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明華月(2 / 2)

奸臣夫人重生後 烏龍雪 5815 字 11個月前

耳聽明華月與明錦柔又說了幾句荀瀅的病情,俞菱心也掃了一眼桌上的那張新方子,便有些詫異:“夫人,今日換方子的不是周太醫麼?”

明華月比她更驚訝:“不是周太醫,不過你如何知道不是?不對,你如何知道原本是周太醫?”

明錦柔忙先接道:“剛才表哥跟我提了一句,道周太醫說瀅兒風寒不算太嚴重。”

俞菱心得了這個緩頰的機會,也有了搪塞的借口:“先前我家中是常請王太醫與張太醫為祖母請平安脈,我見著過幾回祖母的方子,便覺得這個字跡倒像是王太醫的。”

這話自然是半真半假,俞家並沒有請過這位王太醫,可前世的荀澈由太醫院會診已是家常便飯,俞菱心將他的醫案藥方看了不知道多少次,對太醫院上上下下每一位太醫的筆跡都熟悉得很。

這位王太醫倒也不是醫術不好,隻是他作風有些冒進,用藥比同僚更重,有些時候倒也能見著些奇效,荀澈最後半年偶爾有用的鎮痛湯藥就是王太醫配製的。

但此刻的荀瀅隻是疲累再加風寒,多休息自然就好,荀澈不願意讓妹妹用王太醫的重藥方子也是尋常的。

“王太醫可有什麼不妥?”明華月疑道,“我知他是去年才從漳州進京,但聽說在漳州也很有些神醫名聲,醫術應當是好的。”

俞菱心搖搖頭:“也沒有很不妥當,隻是我好像聽說王太醫的藥性猛些,是救治重症的妙手。所以我祖母若是隻需溫和調養的時候,便不大吃王太醫的藥。”

“如此說來,那不換方子也好。再等等也使得。”明華月想了想,便吩咐貼身丫鬟再去按著先前的方子煎藥,又向俞菱心笑道,“幸有俞姑娘知道內情,那瀅兒便慢慢養養也好。隻是這詩會的事情,就勞煩你多幫著錦柔些。”

“姑母放心,俞家姐姐最是穩妥的。”明錦柔忙笑著應道,“有她幫我,一定不叫瀅兒再累著。”

明華月對明錦柔這個侄女自然是十分信任的,隻是知道她素來不喜歡經手這些瑣碎的家務之事,此刻帶著個行動穩重的轉折親家姑娘幫襯,就妥當多了。當下又跟她二人大概分說了幾句文安侯府裡頭安排庶務器具等等主要的規矩,就拿了對牌給明錦柔。

明錦柔與俞菱心表麵看上去都是仔細聽了,其實兩個人都有些分神。

俞菱心是對文安侯府的事務熟悉到了極點,此刻隻不過需要記得不同的管事人名即可,全不費力。

而明錦柔則是覺得俞菱心細致穩重,應該能記得住,自己實在懶得多想。同時,也是心中又有那種微妙的怪異感覺。

剛才看似平常的幾句話,俞菱心居然就給荀澈圓了場,他們兩人總共才能有多少見麵的機會?哪裡來這樣多的默契?

很快茶會的事情說完,因荀瀅已經再度睡下靜養,明錦柔與俞菱心便不好多坐,拿了對牌就起身告辭。

一路出去直接到二門上,荀澈並沒有再出現,俞菱心倒是有些意外,但想想他本就因為荀瀅受累生病而內疚,又被母親明華月責怪,想來就沒有那許多閒散心思,也就不再多想了。

登上馬車之後,明錦柔直接開口就道:“二表嫂,剛才姑姑講的那些你可都記住了麼?這次詩會全然是幫二表哥,還有你親小姑子的忙,這詩會的帖子我下,但其餘的預備可就全仰仗你了。”

俞菱心見她撒嬌推脫的樣子不由失笑,又想起在荀瀅院子外頭荀澈向著明錦柔的那一句多謝,既然在荀澈心裡,她是比明錦柔更親近的人,那該做事情還是得做:“好罷,那些瑣碎的事情我來預備,隻是我到底是外客,細節我與你預備好了,有些話你去與侯府的下人吩咐。”

“這個自然!”明錦柔立刻笑靨如花,“多謝二表嫂!”

馬車又行了一段,眼看要轉彎,明錦柔忽然叫道:“哎,停一下車,現在是不是在昌寧大街的街口了?蒲葦記的點心鋪子可有新的桂花糕?”

外頭的隨從立時應命將馬車轉到了昌寧大街的街口附近停下,片刻之後回稟道:“今日蒲葦記沒有桂花糕,但有四種新的點心。”

“四種嗎?那我要去看看!”明錦柔立刻歡喜起來,“姐姐你先等我一下,我去買些點心!”

俞菱心還沒來的及說一句叫隨從過去買就好,明錦柔已經與先前一樣,自己打了簾子利落地下了車。

俞菱心不由又是搖頭笑笑,這丫頭還真是好動,大約是能得個機會便想出門罷。

不過明錦柔去的快,回來的好像也很快。

連半盞茶的功夫都沒有,車簾就再度打起了。

隻是,也不好說這是讓俞菱心意外的,還是不意外的,重新上車的人,卻不是明錦柔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