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華燈初上(1 / 2)

奸臣夫人重生後 烏龍雪 4729 字 11個月前

“荀灩?就是……”俞菱心順著他的話想下去, 臉色也不大好看了。

荀澈先是叫了一聲陳喬吩咐了兩句話, 隨後重又默然,沉了片刻, 才點了點頭:“嗯。就是她, 我二叔的嫡長女,心比天高, 也很有些手段。嚴格說起來, 論起見識敏銳, 處事殺伐,比錦柔還強。錦城早年, 也未必比得過她。”說到此處, 頓一頓, 他便向車窗方向轉了臉。

俞菱心前世到京城的時候, 荀家的二房已然被荀澈親自屠戮殆儘,隻有荀老太太還中風躺在床上, 又拖了一年才過世。所以她基本上是沒有正麵見過荀家二房之人的,而對他們所作所為知道的也隻知道個大概。

總地來說,就是荀老太太性情自私乖僻,十分執拗偏心,論性子與齊氏有些相似, 隻是不似齊氏那樣愛財, 同時以固執而論又要再添三分。

荀老太太共有二子一女, 長子荀南衡就是如今的文安侯, 荀澈的父親, 次子荀南安一直沒有分家,全家都是領著閒職、依附兄長。荀老太太的親生嫡女荀綺則是嫁到昌德伯府,也就是俞菱心的舅母。

當年荀老太太與老侯爺的夫妻感情雖然不錯,但是老侯爺的母親是出身宗室的寧儀縣主,對荀老太太這個兒媳並不喜歡,所以荀澈的父親荀南衡幾乎從出生便被養在寧儀縣主身邊,與荀老太太相處時間很少,也不太親近。

這段祖輩之間的公案到了如今,也越發推動了荀老太太的偏心,偏到時時處處都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給養在身邊的二兒子一家爭產爭權、甚至爭爵位。

而荀澈的父親荀南衡在當中其實很難做,論情,論理,都不好對親娘荀老太太過於絕情。

隻不過他沒想到,又或者說,甚至包括荀老太太與荀二老爺荀南安也未必想到了,二房的兒女們會有那麼大的心誌,作死作的那樣徹底。

“慎之。”俞菱心又想了想關於前世裡二房之人如何一一身亡的傳言,心裡還是不由有些緊張,便主動在荀澈懷裡蹭了蹭他,“你可有什麼具體的打算?”

荀澈隻覺得懷中的少女便如同小貓一樣嬌柔可愛,原本沉甸甸的心情也稍微鬆快了兩分,稍緊了緊攬她的手:“我知道父親的心思,總是盼著能與祖母和二叔他們和睦相處。說到底當年父親被我曾祖母強行帶走照料,也曾經讓那時候祖母很是傷心了兩年,所以父親心裡總有些歉疚。”

俞菱心也不由歎了口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就是這個道理。

寧儀縣主當年看不上出身柳州士族、對京中不熟悉的兒媳婦,就強行帶走要承爵的長孫撫養教導,這可以說是一片好意,而且也確實是將如今的文安侯荀南衡教養得文韜武略、樣樣過人。

但這件事卻也讓當年初為人母的荀老太太傷心欲絕,從而埋下了今日闔家不寧、甚至禍起蕭牆的根源。

“我原先想著,”荀澈緩緩舒了一口氣,“上輩子他們做出那樣的事情來,我也算血債血償,就罷了。這一回,等年後我騰出手來,與父親好好商議著,給二房謀一個遠遠的外放,叫他們遠離京中這些事,也算給留他們一條生路。不然,隻怕父親心裡受不得。”

對於這一點,再也沒人比俞菱心更明白的。所謂骨肉親情,實在是人生最難割舍的部分。她之所以在對待繼母蘇氏、以及妹妹俞芸心的態度上始終比較寬和,一方麵是因為她上輩子悲劇真正的成因還是在生母齊氏身上,再者就是看著父親對蘇氏以及俞芸心、俞正樺這兩個親生兒女的感情上。

荀澈此時麵臨之局亦如是,荀老太太與荀家二房,對於荀澈來講都是隔了一層的親眷了,但對於他父親荀南衡而言,卻是親娘、親兄弟。

上輩子局勢極端也就罷了,這輩子若是能不走到那一步,荀澈大概也不想讓整個荀家再度血洗一回。名聲什麼的,都不在荀澈的意下,但叫父親難過,卻不是他身為人子所願意的。

“隻是,”荀澈忽然低低笑了一聲,“若此刻荀灩就已經在瑞陽的車上,怕是這條生路,我也未必能留給他們了。嗬。”

他雖然笑著,但那當中的苦澀與落寞,卻讓俞菱心不由心裡一疼,她也不知道自己對荀澈哪裡來那麼多心疼,但隻從這兩句話裡,她還是能體會出他的一片心。

不管前世今生,荀澈總是想要將整個文安侯府、父親母親弟弟妹妹、還有明家的表兄妹、宮中的秦王,所有人的前程安樂都一肩背負。

下場與罵名,他不在乎。殫精竭慮,他也習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