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又要出事(1 / 2)

奸臣夫人重生後 烏龍雪 4835 字 11個月前

明錦柔這邊卻完全沒有抬頭, 十月下旬的天氣已經十分寒涼, 她憋著一口氣衝出去的時候是什麼都顧不得了, 幾來幾往的僵持之間, 隻有她一個人是完全淋著大雨。

待得那一口氣鬆下來,俞菱心趕過去與荀瀅一起扶她的時候, 立時便覺得明錦柔腳下都是虛的, 竟似全身的力氣都失了。也不知是在這寒風冷雨之中實在難受, 還是心裡的起伏太過激烈, 總之當秦王微微側目之時, 明錦柔已經委頓地低頭垂目, 完全沒有與秦王對視。

明錦城則臉色鐵青,與荀澈對了一眼, 便大步過來直接將妹妹打橫抱起, 快步送往後宅更衣整頓不提。

明華月神情亦是十分複雜,剛才明錦柔那突如其來的發作, 外人或者隻是覺得晉國公府的女兒們素來都是這樣剛硬潑辣、無法無天,她卻知道錦柔此舉斷然不是衝動。

尤其當時明錦柔還與俞菱心站在一處,此事必然著落在荀澈或者俞菱心身上。前頭秦王與荀澈的言語就罷了,直到荀澈最後一句裡飛快地帶出了什麼“瑞草祥雲”幾個字, 明華月的臉色才真是徹底凝重起來,往花廳過去的時候便忍不住多看了一眼俞菱心。

俞菱心不得不直接垂下目光,跟在眾人後頭往裡走, 沒有即刻回望明華月。

主要是有關這件事裡頭的玄機, 她實在很難解釋自己如何得知, 就如同當初她也無法回答明錦柔,怎麼會料到荀淙突然出現在朱家一樣。

因為那瑞草祥雲的紋樣問題,其實京中此刻知道的人並不多。年輕人裡頭彆說認出,就算聽說過這個紋樣典故的都很少。俞菱心若不是前世裡知道荀澈如何整倒趙王,此刻斷然察覺不出問題。

仁舜太子是先帝的嫡長子,比宣帝足足大了九歲,那瑞草祥雲紋朱傘隻是在仁舜太子十二歲建儲到十五歲元服之間的三年使用,到的仁舜太子元服之後選妃訂婚,禮部便上表請求重製團龍紋儀仗,同時預備太子妃的鸞紋儀仗等等。

所以當時的那一批十二柄瑞草祥雲朱傘入庫之後,就再沒有正式使用過。仁舜太子十五歲的時候,宣帝不過六歲,而那時候的文皇後年紀更加幼小,還在冀州沂陽侯府裡無憂無慮,等到她長大之後進京選秀成為宣王妃的時候,元舜太子都已經過世數年了。

而宣帝當年正式建儲的時候,沿用的儀製是仁舜太子婚後的儀製,所以文皇後對仁舜太子早年的儀仗禮服皆不熟悉。否則荀澈在前世裡也無法在這件事上做出文章、徹底將文皇後的親子趙王推至萬劫不複之地。

再加上自從荀澈與秦王做出如今的反目格局之後,文皇後對秦王的景寧宮百般約束,嚴格程度猶勝趙王的景泰宮,今日又是皇後鄭重加恩示好的意思,秦王所帶來的每樣禮物,以及進出之間的車馬儀仗,必然是昭陽殿的人全盤打點。

想到此處,俞菱心越發覺得背後生寒,長春宮的這次出手,當真是又短又狠,朱傘一柄,力透千鈞。

無論秦王的郡王朱傘到底是在宮中還是在前來文安侯府的路上被人調換,其實都非常難以發覺。秦王居長,車馬居前,又是大雨之中,任誰也不會好端端的突然抬頭看看朱傘頂端有無異樣、又或者在雨中走到一半再回頭與其他皇子的儀仗比較一番,看看那朱紅之色到底有幾毫分彆。

隻要秦王無意之中帶著這傘到了荀府正堂前,到場的宗親長輩,或者在宗景司有職任的老人,總是有幾個人能看出來的。屆時無論當場揭破與否,轉日裡一道彈劾本章奏上去,在場眾人都是見證,而秦王本人,以及昭陽殿上下都脫不了乾係。

雖然錯用一柄朱傘的分量,並不足以完全相比於前世裡荀澈給趙王所設的圈套,但朱貴妃想要達到的效果大概也就是讓已經失卻聖意的秦王再重重落下一步,而在此事安排上同樣難辭其咎的文皇後當然更難翻身。

而此刻荀澈直接與秦王點明其事之重,秦王撤換收傘,已經是落後了一步,不過亡羊補牢而已。嚴格來說,從撐起那柄朱傘,到下車入府這十幾步裡,已然是“錯用”過了。就算沒有滿堂數百賓客見證,也有荀家數人在場,更何況此事真正的幕後推手朱貴妃的兩位皇子還在後頭站著,當做不知、強行遮掩是斷然不可能的。

而明錦柔的一鬨,都算不上幫著秦王懸崖勒馬,最多算是在他墜崖之後扔了條繩子下去,到底秦王能不能拉得住再爬上來,就要看荀澈和秦王真正應變的本事了。

帶著這番憂慮擔心,俞菱心甚至都沒有幾分真正在意明華月打量自己的目光,反而是迅速調整了心緒,加緊了幾步到明華月身邊,飛快提了提若是明錦柔需要休息,那原本有些宴會之中的安排應當如何變通預備。

明華月其實也不算確定俞菱心真的能認出那四十幾年前的青宮紋樣,畢竟連她自己都沒親眼見過,隻是聽家中長輩提到仁舜太子時帶了一句而已。此刻見俞菱心很快就鎮定如常,所提之事樣樣要緊,件件切實,便頷首應了,轉而專心料理宴會之事。

此時宴廳裡的賓客們雖然未能即刻聽說前頭的那一場鬨,但也等的實在過於久了,閒談議論之間便有些隱約的嘈雜浮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