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晴雨(2 / 2)

奸臣夫人重生後 烏龍雪 5133 字 11個月前

荀澈搖搖頭:“沒有,這些天明家都在預備錦柔參選的事情。名錄已經報上去了,七月初十就是初選,舅舅也沒再發脾氣了。是宮裡,最近好像很和睦。”

“和睦?”俞菱心不由皺眉,“是長春宮又又動靜了?”

所謂天家和睦,大部分時候都是說一說罷了,真正盼望和睦、以及相信後宮真能和睦相處的大概隻有皇帝本人了。

其他人誰能相信那所謂恭順和平的表象下個不是預備著捅刀子呢?尤其是長春宮與昭陽殿之間明爭暗鬥了這麼多年,三月份又血濺兩宮,朱貴妃和文皇後都是實打實地出了血、拚了命,才到現在的局麵。

“嗯。朱貴妃如今傷病痊愈,又在過去這些日子一直為慈惠太後刺血抄經,反思己過,皇上很是感動。”荀澈將手中的短箋遞給俞菱心,“你看了就燒了罷。”

俞菱心倒是明白荀澈話中的諷刺之意,但他眉間的凝重還是叫她掛心,當下接過那短箋飛快讀了兩回,大概的意思除了荀澈所說,還再提到朱貴妃自請降位為嬪,又主動去昭陽殿給皇後叩拜認罪,表示自己過去輕狂失禮雲雲。

所以如今宣帝已經傳令宗景司,象征性地將朱貴妃將一級為妃,仍用早年的封號為麗妃。皇後也表示了對麗妃的大度原諒,後宮一派和諧。

“這不是明著演戲嗎?”俞菱心隨手將那短箋在燈燭上燒了,又望向荀澈,“皇上真的信?”

荀澈一哂,牽了她的手往外走:“皇上是樂意相信的。”

俞菱心搖搖頭,也不知還能說什麼。

荀澈又笑笑:“回頭再說罷,先去齊家。那可是咱們去年今日初重逢的好地方。”

俞菱心想想也好感歎,不由說笑了幾句往事,夫妻二人便一同到玉竹堂,給荀南衡和明華月請了安,隨即跟著父母一同前往昌德伯府。

自從上次翠峰山莊為了荀老太太是否應該回到侯府的話題與昌德伯夫人衝突之後,文安侯夫婦一直沒有與齊家再如何來往。但壽日子好歹還是昌德伯夫人的臉麵,荀家長房還是全家一同帶了禮物前往。隻是一路上家人說笑之間,完全沒人將齊家人事放在心上,隻當做尋常的親友走動而已。

但一到齊家,眾人皆察覺出幾分不同往年。彆的不說,隻看伯府門外所停的車馬就要比去年多出大概三成左右。

這倒不是說齊家有什麼門第上的顯著變化,足以吸引更多人上門賀壽,畢竟昌德伯夫人的輩份不算太高,又是三十九歲、並非整數,往年都不曾大辦慶賀,今年客人驟然增多,隻能是齊家自己邀請更多親朋,刻意操辦。

這一點,俞菱心在隨著明華月到女眷處見禮的時候感覺格外明顯。明華月想著俞菱心這是婚後頭一次出來走動,與人招呼見禮時格外仔細,不斷提點她誰是誰家的夫人,誰與誰家有來往等等。

俞菱心其實心裡清楚非常,她甚至還知道誰跟誰在幾年後應該會成為親家或者翻臉等等,但婆婆的心意她當然是很感念的,一路聽著點頭的同時,也有些意外有些賓客居然會到場。

明華月當然也有同樣的感覺,低聲說話的時候也在感歎:“居然連崔家夫人也請了?她們以前真是沒什麼來往的。還有曲家的、姚家的。”

昌德伯夫人自己看著倒跟先前沒什麼明顯不同,客客氣氣地說了些圓滑的場麵話,仍舊滿麵含笑,甚至在看到俞菱心的時候比去年更和藹幾分:“侄媳婦一切可都還習慣?要不要去後頭跟珮兒她們吃茶說話?”

按著慣例,長輩在花廳裡吃茶,未婚的姑娘們往往是到後頭另有小花會,所以去年此時俞菱心是帶著寇玉蘿去了齊珮的院子,還初次見到了文若瓊。但此刻她已經是新媳婦,一般來說兒媳婦大部分是隨著婆婆在一處,甚至有些家庭是兒媳婦侍立在婆婆身後伺候的。

俞菱心自然是無所謂,但她卻有些不放心荀瀅。如今的格局跟先前不同,齊家若是心大了,還不一定有什麼謀算,雖然荀澈已經暗中給荀瀅增加了兩個習武的丫鬟,但她還是不放心。

“母親,我能不能隨著瀅兒一起去呀?”幾乎沒怎麼遲疑,俞菱心就轉向了明華月,相較於在心思各異的三親六故更前表現出一個所謂“好媳婦”的形象,她還是更在意荀瀅的安全。

明華月也是毫不思索:“去吧,你們年輕人在一起玩就好。彆貪涼喝太多果露,我聽澈兒說你昨天牙疼來著。”

“是!”俞菱心笑著一福,便要隨著荀瀅往後走。

這時卻聽旁邊有人冷笑道:“哎呦,這新媳婦好規矩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