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作為第一個大婚的皇子,雖然府中同時納娶的妻妾不多,但畢竟在時間上排的靠前,以及大婚前明家與荀家算是聯手彈劾了文皇後一次,帶了明錦柔這個大盛開國以來最為隆重的郡王妃大婚慶典。
宗親公卿以及朝廷百官對秦.王府格外關注的原因除了好奇秦王的妻妾之間,以及秦王與文皇後之間接下來的關係到底會如何之外,更緊要的一點就是,秦.王府的格局到底會對接下來在十月大婚的吳王府帶來怎樣的標杆作用。
尤其是準吳王妃齊珮,作為昌德伯夫人荀綺的女兒,與荀夫人明華月的侄女明華月,是有一層因著荀家而生的轉折親關係,同時齊珮也是俞菱心的舅家表姐。
從所謂的親戚關係來看,齊家與明家荀家都充滿了千絲萬縷的聯係,而齊珮本人雖然不通騎射武功,但作為昌德伯府的嫡長女,從性格的高傲程度而言,跟明錦柔也是有那麼三分相似的。
所以不管秦王是出於對明錦柔的喜愛還是對晉國公府明家的拉攏,都是做出了一副尊卑上下、妻妾嫡庶之間極其分明的態度,這當然是即將作為正妃出閣的齊珮甚至接下來要嫁給魏王的文若瓊願意看見的。
可另外五位要定給二皇子吳王做良媛的官女家族就不是這樣想了,那些官女雖然是應選了,但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小妾的。
隻不過是這幾個家族暫時沒有顯露出成功退選的那三家的運氣或勇氣,或瘋或殘的讓女兒退出良媛行列。
當然也不排除其中還是有人認為自家女兒的才貌是勝過齊珮的,隻不過是一時時運不濟才會因為落水而淪落為側室,將來隻要大婚了與吳王成為夫妻,一定能夠將吳王的心緊緊抓住從而平步青雲。
畢竟隨著文皇後在秦王大婚之事上收到斥責,此消彼長之間,麗妃距離重新拿到協理六宮之權好像又近了一步。縱然秦王現在有了一個非常有利的嶽家,可是生母身份地位是不爭的事實,眼看與皇後也有翻臉的意思,那麼綜合比較之下,若是麗妃真的能重得宣帝歡喜,或者這萬裡江山還是有機會傳到吳王手中。
帶著這樣種種不穩定的思慮,在出現了三個各種極端情況下退選的良媛之後,其他家族倒是也不敢輕舉妄動了,轉而開始關注秦.王府的動靜。
說白了,秦.王府裡的側妃們要是待遇好一點,那麼將來吳王和魏王府裡的側室家族們也比較好給自家女兒出頭,至少是含蓄或宛轉地爭取一下。
但若是反過來,秦王真的就一條路走到黑,一心撲在正妃身上,連側妃的院子都不進,那……那家隻能想想辦法,要麼讓秦王改一改,要麼請求後頭兩位皇子不要跟隨這位長兄的榜樣了。
比如,九月二十,秦王帶秦王妃到朝元獵場策馬,順便查看了朝元獵場布防與安排。
九月二十三,秦王再次陪秦王妃到娘家探望長輩,攜帶禮物整整一車,又與嶽父明雲冀手談三局,相談甚歡。
九月二十五,秦王帶王妃入宮請安,還給宣帝獻上了仔細挑選的禮物,得到了宣帝的稱讚與賞賜。而文皇後此時仍舊在昭陽殿臥病,秦王夫婦到殿外行禮即止,未曾進殿見禮。
九月二十八,秦王與王妃出城泛舟。
九月三十,秦王帶王妃入宮再次請安,與宣帝飲宴說笑,帝心大喜,再次賞賜秦王妃,並且讚賞佳婦難得,要秦王夫婦早生皇孫。
十月初四,秦王與王妃再次出城圍獵……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幾乎每過個兩三天,就能聽說新婚的秦王夫婦怎樣歡歡喜喜地並肩出遊,或者是到秦王妃明錦柔的娘家晉國公府明家、姑姑家也就是文安侯府荀家,還有舅父家,簪纓世代的英國公府樓家各種與親戚來往走動。
在這樣的恩愛和諧之中,秦.王府中那兩位也曾經心比天高的鄧側妃與文良媛,就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樣。唯一還有與側妃相關的痕跡,就是宗景司和尚務司那邊倒是有十日一送的記檔,記錄著秦王妃又賞賜了哪些金玉玩器,錦緞布匹給這兩位側妃,以表示皇家的恩賞與寬厚。
這樣的局麵到了十月中,就有人實在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