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瀅又看了看齊珂, 白皙秀麗的小臉上,笑容溫柔裡還帶著一點點的不好意思:“也不是不好,隻是覺得這個‘含’字若是換成‘染’,或者更自然些。齊公子是不大喜歡這樣寫景的詩麼?”
齊珂清明的目光居然也有一瞬的微凝, 而俞正杉則是帶了幾分意外望向了俞菱心。
俞菱心微微蹙眉,越發感覺這個苗頭不好,她飛快看了一眼此處聚著的幾個青年,暗道這搞不好就是俞正杉和齊珂被俞芸心、蘇含薇等人硬拉過來, 非要寫應景的詩,所以齊珂才隨手作了湊數, 那心裡或者真是有幾分不情願的。
然後荀瀅居然就從字詞中看出來了?
這時齊珂已經回神,微微頷首, 唇邊也有淺淺的笑意,清雋的五官越發顯得儒雅翩翩:“荀姑娘好眼力,在下原是有些雜事在心,這句子不夠懇切, 見笑了。”
“難怪呢,我還想著, 齊公子落筆之間有些凝澀, 心裡果然是有事的。”荀瀅笑笑,“既然如此,齊公子為何不寫出心中之事呢?也不非要一味應景的, 詩書文字, 到底還是筆者心中意。多少名家愁煩之中, 才留下佳作傳世,齊公子還是不要太自苦才是。”
齊珂目光越發閃動,再次頷首:“姑娘說的有道理。”
而這時俞菱心已經感覺非常不妙了,幸好同時不願意這樣的對話繼續下去的還大有人在,蘇含薇已經趕緊上前了一步,又將其他人的詩作遞給荀瀅:“荀姑娘果然好才華,隻是也不能隻偏心在齊案首的詩上才是,再看看旁人的如何?”
荀瀅微笑接了:“蘇姑娘言重,我不過是隨便說說,一點淺見,不敢說什麼才華。各位若是不介意,那我就再胡說幾句。”
眾人原本就是在一處談論詩詞,縱然原先有誰是如何自覺有才的心思,有齊珂這個年輕的案首,和俞正杉這個更年輕的少年舉子在,也剩不下多少驕矜了。
更何況荀瀅美麗溫柔,未語先笑,談說之間又謙遜懇切,誰不願意讓她講評自己的詩作?
一時間剩下的幾個學子甚至有些期待,同時也有些暗暗的緊張。連齊珂的詩作也被荀瀅指出了措辭的問題,其他人就更沒幾分自信了。不過荀瀅言語十分溫柔,對其他人的詩作反而沒有對齊珂那樣直接,眾人談笑之間,氣氛就更加融洽。
俞菱心全程都沒怎麼說話,隻是看似含笑應和之間,幾乎都在留意齊珂與荀瀅。不過讓她稍微又有那麼一點點放心的是,這兩個人在一開始說完之後,幾乎就沒有怎麼再正麵對視,又或者說,後頭齊珂基本上就沒再說話了,主要是荀瀅在與彆人講論。
很快兩盞茶時間過去,一直也在旁邊陪著的明錦柔和齊珮都已經有些不太耐心了,荀瀅那邊卻還在跟眾人就用典與新韻的作詩之道討論不休,齊珮便當先提了提:“瀅兒,外頭到底是有些冷,不如我們到靜室吃個茶,再繼續談說如何?”
荀瀅這邊正在說到韻腳問題,靜默了半晌的齊珂也剛好跟著說了幾句,小書呆子談性正濃,雖然也覺著有幾分涼意,卻不太願意離開,看了一眼俞菱心便笑道:“珮姐姐若是累了,就跟錦柔先去吃茶罷。我跟嫂子在這邊再呆一會兒。”
齊珮哪裡願意真的一直跟明錦柔走在一路,聞言便含糊道:“你身體弱些,還是不要太貪涼罷?”
俞菱心其實也不太想讓荀瀅繼續說下去了,受寒是一方麵,最重要是剛才談到詩作裡的典故問題時齊珂沒怎麼說話,都是眾人與荀瀅在說,但是到了韻律問題,齊珂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麼,就一起跟著說話。
他的確是才學更好些的,不開口就罷了,稍微說了幾句便能聽出言簡意賅,有理有據,俞菱心冷眼看著,甚至覺得荀瀅聽齊珂說話的樣子實在是過於認真了,她心裡那種不妙的感覺也越來越強,索性順著齊珮的話點了頭:“這說的也是,在梅林這處也時間不短了,我們還是換個地方罷。”
至於齊珮說的吃茶,俞菱心還是不想應的,最主要是現在秦王、吳王、魏王三兄弟應該在一處,她寧可讓荀瀅跟齊珂在一起,也不要見到魏王!
然而下一刻,俞菱心的心就微微一沉,因為就在她這句話說完幾息,在荀瀅猶自有些失望,而餘人還要挽留的這時候,幾丈外已經能看到幾個人正走過來,為首的人高大而英俊,正是讓明錦柔眼睛一亮的秦王殿下。
而後頭的,不用想也知道是吳王和魏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