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恭妃流產(2 / 2)

沙皇死後才三天,索菲婭就趁機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奪取攝政寶座,同時擁立兩個沙皇。身為攝政,索菲婭自然掌握實權,兩位小沙皇隻不過是裝點一下門麵,隻能在宗教儀式和外交場合上走走形式。

也就是說雖然明麵上現在俄國是沙皇當政,事實上應該是公主索菲婭當政。這位公主的確有魄力和野心,隻是她最後還是失敗了,四年後就會被同父異母的弟弟沙皇彼得政變,然後被迫做了修女,在修道院裡度過餘生。

若諾敏沒有自信自己的兒子會成為下一任的皇帝,遠在千裡之外的俄國發生什麼事和她沒有絲毫關係,但就是因為諾敏將大清都看成是自己兒子的囊中之物了,有些事情她不得不將眼光放得長一點,雖然說出來恐怕會讓人嗤笑不已。

公主索菲婭的死活得意與否,都不關諾敏的事,但乾掉她上位的那一位,卻是一個很棘手的對手。

就是彼得大帝,他在康熙二十八年發動政變,掌握實權發動改革。作為羅曼諾夫朝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在位期間對俄國推行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改革,他製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羅斯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曆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

他繼位後積極興辦工場,發展貿易,發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業,同時改革軍事,建立正規的陸海軍,加強封建□□的中央集權製。繼而發動了戰爭,奪得波羅的海出海口,給俄羅斯帝國打下堅實基礎。可以說,近代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麵的發展史無不源於彼得大帝時代。

雖然這位彼得大帝上位後長期與土耳其和瑞典死磕,康熙三十六年派龐大使團出訪西歐,爭取建立並擴大反土同盟。為對付稱雄波羅的海的北歐強國瑞典,先後同薩克森選帝侯兼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丹麥國王腓特烈四世建立北方同盟。

但他意圖染指大清的心卻是有的,康熙末年曾企圖率兵侵占中國長城以北地區,因力量有限而未能得逞。再這之前也一直在暗地裡支持噶爾丹,時時刻刻的給大清搗蛋。

這真的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對手,她在文學網看見有些裡麵寫穿越清朝弄死英國和法國,事實上對於康熙朝來說,英國和法國並不是第一對手,俄國才是。

主要是現在還未開始工業革命,英國和法國的船還不能大量的開到大清來,此時占領印度的是葡萄牙不是英國,西方海權還不是英國法國是老大。法國皇帝路易十四曾經想派人過來交流,路線也是要從俄國借道,但是俄國不借道,因此沒交流成功。

然而讓人淚奔的是,在彼得一世時代,俄國的實力隻能與瑞典或波蘭相當,而要弱於土耳其。經過彼得大帝的改革之後,俄國才逐漸的成為世界強國,可以想象清朝此時有多弱。

後麵的英國法國諾敏暫時拿他們沒轍,因為他們此時不可能攻打大清,大清也不可能攻打他們,隻能隔著一個大陸向望。非法居住在澳門的葡萄牙對大清暫時沒威脅,也就被他靠著倒賣東西方的貨物賺些銀子金子而已,不過諾敏家的大商船據說馬上就能揚帆起航了,走出國門賺外彙,也便宜不了葡萄牙多少日子。

至於那些被西方洋人或者倭寇騙取南洋做苦力的苦逼倒黴貨,諾敏實在是顧不上了,南方這一二十年都可以不用管不會出什麼大岔子。但北方不但有大BOSS沙皇彼得大帝,還有野心勃勃煩死人小強命的噶爾丹。

在這種明知的情況下,諾敏覺得她不乾點什麼,似乎有些對不起長生天讓她重來一次。這個時候還好不是最苦逼的時候,此時彼得大帝還未發動政變執掌大權,現在牛逼的還是女攝政公主索菲婭,諾敏隻要保證公主索菲婭能一直當政,那麼俄國自己就能亂起來。想要做女皇的公主索菲婭,和想要大權在握的沙皇彼得,注定隻有一個勝利者。

以大清的名義接近公主索菲婭肯定不行,不過以情夫的名義卻未必不行!西方人就不就喜歡那樣的調調嘛。葉卡捷琳娜一世都行,沒道理這一招其他時候不行。

好在之前為了兒子在三征葛爾丹的時候能立下軍功,諾敏讓阿瑪托爾必在那邊安插了不少人,現在抽兩三個長得英俊瀟灑的去勾引公主索菲婭,身份上不會被懷疑,查也查不出來。公主索菲婭是個聰穎、好弄權勢的人,她不缺乏野心,她缺乏的是政治手腕。

隻要給她配個政治手腕的人,或許她最後還是贏不了彼得大帝,但至少不會輸得那樣快那樣慘。諾敏也沒指望她能多給力,隻要能拖住彼得大帝對俄國的西方化的步伐就好,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哪怕是一天也是好的。

要是勾引公主索菲婭失敗了,諾敏也不會多失望,這些不過是小道而已,到了最後要比的還是國力和軍隊,反正彼得大帝再厲害也不可能在有生之年一統歐洲,隻要沒人一統歐洲,沒人提前搞出工業革命來,那就不是大事。

說到底,還是因為此時坐在龍椅上的是她的丈夫,不是她的兒子,若此時龍椅上坐著的人是諾敏的兒子,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使個“美人計”而已,對毫無節操的政客來說,根本毫無壓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