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子不服!”大阿哥見狀, 心裡的怒火一下子衝到了最高點將理智吞沒“汗阿瑪這事要包庇昭妃嗎?難不成兒子和皇孫在汗阿瑪你眼裡……”大阿哥的話還沒說完了,就被惠妃捂住了嘴。
惠妃到底是老江湖,當年她為了替胤褆搏得一線生機不惜給自己的親兒子下了天花, 智商和膽量都是缺一不可的。這會兒見皇上如此態度, 昭妃又是一臉從容不迫的模樣, 惠妃哪裡還不清楚自己遭了算計。
既然背後凶手不是昭妃, 那她之前所乾的一切事情都白費的不說還徹底和昭妃撕破了臉。在四妃中, 惠妃雖然之前處處針對恭妃,其實並非單純的因為“四妃之首”的原因, 還因為榮妃和昭妃都不好惹, 恭妃雖然家世厚手段也不錯,但相比較起來卻是最好拿捏的一個。
榮妃就不用多說了,惠妃和她從皇上後宮有女人起就開始爭鬥, 雖然有來有往有輸有贏, 但兩人都沒有被對付弄得傷筋動骨過, 換而言之就是榮妃不好對付,至少單憑惠妃是弄不死榮妃的。
至於昭妃萬琉哈氏, 是在自己失寵後崛起的皇上寵妃,和自己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衝突, 至於平時的酸言酸語這在後宮太正常了。唯一硬要說兩人之間的矛盾就是昭妃的親兒子是三阿哥胤祦, 比大阿哥胤褆來也小不了幾歲,大阿哥和太子相爭很容易就被三阿哥胤祦撿便宜, 但這也隻是一個小問題。
當時惠妃失寵, 但因為大阿哥的原因她日子還算過得去, 因此一直在後宮冷眼旁觀,直到康熙十六年被冊封為惠嬪後才複出。
這短短三年裡,惠妃見證了昭妃的崛起,雖然手裡沒有任何證據,但惠妃就是感覺昭妃的每一步走得明明都是理所當然都是順理成章,卻總讓她覺得每一步都是昭妃精心算計而來的。
沒有任何證據和蛛絲馬跡,但惠妃就是有這個感覺。
惠妃對於自己的感覺是極其信任的,正是因為她相信自己的感覺,當年才下定決心讓胤褆染上了天花。也就是因為相信自己的感覺,惠妃沒有對昭妃出手過。她沒有出手但彆人卻眼紅昭妃出手過,但所有的算計陷害沒有一次成功過,直到這個時候惠妃才確定昭妃是個硬點子,昭妃並非表麵上看著的那樣純淨簡單寧靜。
作為一個一心想要自己兒子日後榮登大寶的人,想昭妃這樣的人,惠妃自然想要除去。但一來昭妃比自己得寵比自己得皇上信任,二來昭妃手段高沒有什麼小辮子可以抓,三來她在失寵後在後宮的勢力大減,自保有餘想要興風作浪卻有些困難,因此惠妃蟄伏了下來靜待時機。
在皇上沒有說那句話之前,惠妃以為這就是最好的鬥垮昭妃的時機,她心裡清楚皇上心裡的底線是什麼,一個是大清江山,另外一個就是子嗣。一旦罪名給昭妃坐實,她不死也得脫層皮,隻要一想到這裡惠妃心裡就高興。
現在想來,或許是有人看穿了她的心思,利用她的這種心理算計了她。惠妃這才猛然發現,她這一路調查得也太順了,順到酷刑都沒有用上,人家就已經招供出幕後黑手了。
既然昭妃已經得罪撕破臉了,事到如今也不能補救。已經錯了一次了,惠妃自然不能再讓大阿哥胤褆錯一次,得罪昭妃事小,得罪皇上失了聖心是大呀!
“皇上恕罪,皇上恕罪,保清隻是一時著急失言而已,並非有意冒犯,還請皇上恕罪。”惠妃一邊磕頭一邊掐了一下大阿哥。
大阿哥到底沒有真傻到底,之前隻是一時氣憤血氣上湧口不擇言而已,現在被惠妃這麼一掐倒是頓時冷靜了下來,冷汗直冒“兒子一時失言還請汗阿瑪恕罪。”
“行了!”皇上突然嗬斥道,然後直勾勾的看著惠妃和大阿哥說道:“朕賞賜給昭妃的金簪有很多,唯獨這一支朕卻偏偏記得。”
在皇上開口說話的時候,在場的人都不留痕跡的看向皇上,等待著皇上的解釋。從之前皇上的態度可以看得出來,皇上對昭妃其實也是有懷疑的,但他們不明白為什麼那支金簪一出,反而洗清了昭妃的嫌疑。
這完全不科學,按照正常的劇本,不是應該金簪一出就確定昭妃的罪嗎?
“這支金簪早前被朕親手弄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