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明鑒,奴才的表妹是漢人。”司儀李氏老實的回答道。
嘴角微微上揚,這司儀李氏上鉤就好辦多了,人都是自私的,眼瞧著王氏入宮得寵後自己就要成為家族的棄子了,諾敏不信司儀李氏在顧全大局的同時若是能給王氏一點小教訓,她會不心動。
“漢人。”諾敏一點也不奇怪“皇宮裡是什麼風氣皇上是什麼態度,不用本宮多少想必你也是知道的,包衣出身都尚且不能撫養自己的親生骨肉,更何況是純粹的漢人!你家在皇宮也有根基,先帝恪妃石氏是什麼個情況想必你們都是心裡有數的。”
“還請娘娘賜教。”司儀李氏隱約有些明白昭妃的意思了,不就是不想王氏進永壽宮嘛。
就如諾敏所料的那樣,李氏對王氏入宮的事情心裡的確有些不是滋味。
因為母親是皇上的奶娘文氏,她可以說和皇上青梅竹馬,她認識皇上的日頭比孝襄皇後還常。自己家裡有那意思,李氏同時也喜歡上了英俊的皇上,自然是滿心願意的。可因為當時的局勢,皇上在還未成年的時候就娶了孝襄皇後,孝襄皇後是個心思縝密歹毒的,她自然是容不下李氏這樣特殊的宮女。
因此使了計讓自己成為皇上第一個女人不說,還讓皇上以為是自己不安分給他下了春/藥,讓自己遭受了皇上的厭惡,若不是當時母親和伯母曹孫氏替她求情,李氏早就被震怒的皇上杖斃了。後來皇上又在孝襄皇後的挑唆下封了自己做司儀一輩子都不能翻身,孝襄皇後真可謂是對她趕儘殺絕。
當時曹孫兩家是聯姻,曹孫氏和自己的母親是同事,曹璽和自己的叔父是同科同窗,又一直在同一個地方任職,後來孫家娶了李家的姑娘,前兩年曹璽兒子曹寅的原配去世也娶了李家的姑娘,三家的關係就更緊密了。
王氏準確的來說她其實和曹孫兩家是沒有多少關係的,她是李氏的姑舅表妹。換句話說曹孫兩家礙於情麵和利益支持她,也絕對沒有李家對王氏支持的力度強。可偏偏李家是李氏能在乾清宮這麼多年橫行無忌的底氣。
一個家族的資源是有限的,李家支持了王氏,她這裡得到的資源肯定會相應減少甚至沒有,這讓一直靠著家世過得還算不錯的李氏怎麼不未雨綢繆。
隻是李氏到底不是那種隻顧自己不顧全家不顧大局的人,當年孝襄皇後使計將她廢掉後,知道得罪了自己家,因此讓人打壓李家想要斬草除根,若不是李家還有些本事外麵又有給力的隊友,說不一定還真會給跪。
李家自然不是那種站在挨打的受/虐/狂,他們也利用自家在包衣裡的資源不停的給孝襄皇後添堵。當年太皇太後是怎麼知道是孝襄皇後害死的慧妃了,其中少不了他們的動作,後來孝襄皇後怎麼會在生下太子胤礽後去逝了,其中也少不了他們的動作。縱然他們隻是順水推舟在後麵使勁將孝襄皇後對著閻王殿推了一把,可也不得不說若是沒有他們,孝襄皇後或許可能會逃過一劫。
然而這還不夠!
因為孝襄皇後的奶娘何嬤嬤還在,而且還好死不死的在太子胤礽身邊,當年是孝襄皇後下的命令可執行的卻是何嬤嬤,有何嬤嬤在太子身邊他們李家縱然得皇上的信任一時風光,後麵等著太子登基也得悲劇。
李家連一國之後都敢害,在害死一個太子也不是沒有這個膽量。隻是太子胤礽被保護的很好,根本就找不到下手的機會,而那些同樣對太子胤礽抱有惡意的人也同樣找不到機會。
因此李家蟄伏了起來,暗地裡發展自己的勢力拉攏自己能夠拉攏的一切資源。他們就不信太子胤礽真能順利登基,自古以來能由太子做到皇上的人屈指可數,即便是皇上對太子的感情深,在見縫插針日積月累的上眼藥下,兩人還能父慈子孝。
後來瞧著諾敏抬旗封妃為皇上生下兩子一女風光無限,後麵又是烏雅氏、衛氏和章佳氏,尤其是衛氏她雖然生下的孩子被惠妃抱養了,可玉碟上八阿哥胤禩還是她兒子,她身上又是實打實的貴人身份。
不得不說李家對此頗為有些心動,恰好親戚裡有長相貌美如花的姑娘,一旦能生下小阿哥來這可就是實打實的外戚了,比他們現在強多了,彆人再出手也多少會有些忌憚,李家安全多了。
為此李家又花了大代價說動了曹孫兩家,這還不算為了做到萬無一失還準備讓人保駕護航,這人選就是同為包衣出生的昭妃萬琉哈氏。
司儀李氏縱然心有不甘和抱怨,可不敢也不能壞了家族的大事,可這不代表她看王氏順眼,人都是自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