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心花怒放(1 / 2)

() 理郡王。

在得知胤祦被冊封為多羅理郡王後諾敏大喜, 喜滋滋的賞了永壽宮的奴才半年的月錢,對著過來道喜的庶妃蘇氏、庶妃甘氏和庶妃牛氏也是言笑晏晏。

的確是一件喜事,雖然不是和碩親王, 但皇上這一次就沒冊封親王,再加上諾敏家世的不足之處, 這一次胤祦能和胤褆胤祉一起被冊封為多羅郡王, 自然是一件喜事。

更何況,皇上還如此的看重胤祦, 得皇上的看重無論是皇子還是臣子那才是最好的喜事。

同樣是被冊封為郡王, 為什麼偏偏單說皇上看重胤祦了。

這事其實在前麵已經說過,就像四妃一樣,位分看起來雖然一樣,但事實上其中還是有些差彆的,前朝是以“貴淑德賢”的封號來區彆,皇上這裡雖然沒有明著用前朝的招數,但也套用的前朝的做法, 也是用封號來做手腳。

比如上輩子的宜妃這輩子德嬪,宜妃這封號的含義就不說了,而皇上在這輩子賜郭絡羅氏“德”字的封號,也是因為當時她有子傍身,所以高看她一眼, 順便也是賣皇太後一個麵子,一如上輩子皇上給烏雅氏德字的封號一樣,都是為了給她們抬身份。

所以這才有德嬪郭絡羅氏之前那樣不甘的心思, 在她看來,要不是四妃沒空位了,她早就被皇上冊封為四妃了,而不是屈居四妃之下。

若單單隻是一個位分上的差距,郭絡羅氏或許還不會如此不甘和衝動以及鋌而走險,可偏偏四妃是能摸到宮權的,而嬪位,即便是一宮之主都不行,這如何能讓傲氣的郭絡羅氏心甘,換做諾敏,她也不會心甘。

這一次皇上冊封諸子,後麵三個被冊封為貝勒的阿哥沒封號,隻有前麵被冊封為多羅郡王的三人有封號,分彆是:直、理、誠。

要是後世不明就以的人或者是清穿女,或許會以為諾敏會對“理”字給胤祦做封號憤憤不平,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之前諾敏也不是在強顏歡笑,她是真高興,而且還是心花怒放的高興。

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太子胤礽被廢後,根本就沒有當過一天那個所謂的什麼和碩理親王,他由始至終都隻有三個身份:二阿哥、太子和廢太子,從來都不是和碩理親王。

那這個後世人人知道的和碩理親王頭銜是怎麼來得了?

這事還是出在胤禛的頭上,當然了往更深層次說還是出在奪嫡的事上。

要知道胤礽就算是被廢了兩次,可是還是有臣子上書皇上複立胤礽,當然這事裡麵有多少水分明眼人是看得出來的。但也就是因為一直都有這樣的聲音,很多不明覺厲的人還以為胤礽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加上有些人天生維護嫡長製度,所以胤礽即便是被廢還是不容小覷。

當然皇上在二廢太子後是沒有再複立胤礽的想法,但對於胤礽這個自己一手□□出來的皇子,皇上還是有幾分感情的,在他覺得自己快要駕崩的時候,還是起了對胤礽的父子之情,於是謀劃了胤礽的後路,在城郊修了一座莊子準備日後留給胤礽居住,畢竟一個廢太子住在皇宮裡,皇上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可新皇就不一定。

這個莊子皇上當時是按照和碩親王的規格修建的,當然以胤礽的身份完全是擔得起這樣的莊子,可在彆人眼裡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在皇上駕崩的前一年都有人光明正大的上折子請求複立胤礽,這自然讓某些有野心的人忌憚。

作為最後的勝利者,成功取得勝利的胤禛自然也害怕胤礽的影響力,但他素來在大事上很是果決,於是在皇上駕崩後的第二天便冊封了胤礽的次子,也是皇上名義上的皇長孫弘皙為多羅理郡王。

當時的胤禛一方麵非常的忌憚胤礽,一方麵對弘皙卻是持拉攏態度,不但將他留在皇宮居住,還讓弘皙叫他皇父。

胤禛此舉就是為了安撫宗室,畢竟他在宗室的人緣可不好,再加上宗室和皇帝天生聯合而又對立的關係,自然不希望一個鐵血皇帝上位。

在之前胤禛可是一向跟著太子胤礽的,他如何處理胤礽這個大麻煩,宗室就能從中看出胤禛的心思來。而胤禛了,當時上位時他的皇位可不穩,加上德妃烏雅氏的大鬨,很多人看胤禛的眼神非常複雜。

在這樣的情況下,胤禛給弘皙的封號自然是非常好的一個封號,後來等著胤礽去世後,胤禛才追封了胤礽為和碩理親王,但事實上胤礽一天都沒有做過理親王。

所以諾敏不會對這個封號起什麼心理疙瘩,覺得自己的兒子會布胤礽的後塵。

相反,諾敏對這個封號完全是大喜,因為這個字可比“直”和“誠”好太多。

“直”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皇上在吐槽大阿哥胤褆一根直腸子,而四阿哥胤祉的“誠”字,聽著是不錯,這寓意也很不錯,真心實在。

但問題是對於皇上而言最疑心的就是自己身邊的人下麵的臣子有沒有對自己忠心,這個封號太容易被人多想,而處在皇家這種地方很少會有人少想。

畢竟這封號前麵就說過,有兩重意,一是你給皇上的印象,二是皇上對你的期望。

這皇上對誠郡王到底是那一重意,實在是不好說。

而“理”字本義是玉石內部的紋路,引申義有治理管理的意思。

無論是本義還是引申義都是絕好的,本義皇上這是覺得胤祦類己,引申義也是皇上覺得胤祦能當大用。

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曆朝曆代皇帝廢太子都有很多種原因,可最多的不是想皇上廢胤礽這樣是因為胤礽威脅到他的性命和龍椅,更多的還是因為皇帝覺得太子不像自己,也就是史書上記載的:不類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