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沈子璐考上北理工後,華貽榮便催著沈康年來家中小住幾日。八月底,沈康年開車來到北京,華貽榮去高速口接的一家人,他小兒子華駿瑋也去了。
見到沈子璐後,華錚眼睛一亮,打量著麵前的沈子璐,“呦,小璐妹妹長這麼高了?”
沈子璐挑眉,“小錚哥,現在欺負不了我了吧。”
崔安雅嗔怪的看她眼,“怎麼跟哥哥說話呢,彆沒大沒小的。以後,你少不了麻煩哥哥呢。”
“沒關係沈姨,”華錚笑著,“我倆從話就這樣。”
“你看,小錚哥哥都習慣了。”
兩家人又各自上車,往市區駛去。
華貽榮之所以與沈家關係好,還要提起兩人相識的事。
當年,華貽榮到沈康年當時打工的家具廠訂貨,二十多歲的年紀沒什麼社會經驗,第一次出門就被慣偷瞄上了,下火車才發現貼身的兩遝錢變成兩遝白紙,兩萬元的訂貨款就這麼丟了。兩萬在八幾年的時候可不是小數,沈康年負責家具廠的訂單工作,得知他訂貨款被偷後,讓華貽榮給他打的欠條,首批家具如期發過去,不光如此,還給他回程的路費。從此,兩人便成好友。後來,沈康年辭去家具廠的工作自己單乾,華貽榮是第一個與他簽下訂單的公司。
一路上,華錚開著車,問身旁的沈子璐,“還認得路嗎?”
沈子璐差不多有四五年沒來北京了,“感覺……有點懵。哎?這兒什麼時候建的商場?”
華錚笑,“前年竣工的。”
車窗外,城市街景一晃而逝,看著熟悉又陌生。
“到這兒我就知道,再往前開一段,下個紅綠燈右轉就快到你家了。”
“還行,沒全忘了。”
後座上,沈康年和崔安雅相視而笑。
到華貽榮家後先吃飯,飯桌上,沈子璐接到盛海蘿的電話。禮貌的起身,“叔叔阿姨,我去接個電話。”
華貽榮說:“去吧。”
沈子璐來到客廳,“海螺,你回來了?”
“嗯,給你帶了紀念品,夠意思吧。”
沈子璐說:“啊?我來北京了。”
盛海蘿驚訝,“你不是3號報道嗎?”
“是啊,我爸說送我順道看他北京的朋友,我們剛到這兒。對了,你給我帶什麼禮物?”
盛海蘿桌上放著個精致的白族小挎包,“保密!等我去北京報道拿給你。”
“還保密。”沈子璐看眼餐廳裡的一桌人,“海螺,我這邊正吃飯呢,先不聊了,等我吃完飯再給你打電話。”
“好,你先吃,我媽也喊我吃飯了。”
掛斷電話,沈子璐回到座位。崔安雅隨口問句:“同學?”
“盛海蘿。她去雲南玩,給我帶禮物了。”
華錚給她倒飲料,沈子璐說:“謝謝小錚哥。”
華錚問:“高中畢業有沒有什麼感觸?”
沈子璐喝口飲料說:“感觸多了,過去三年一直被老師被學習壓迫,現在畢業了,反而特彆懷念高中生活,還有我的班主任,我經常想起她,我們班上的同學也特彆好,反正畢業了,挺想他們。”
華錚淡然一笑,“高中的確是人生中很美好的一段時光。”
沈子璐讚同的點頭,“……嗯。”
晚飯後,兩家人吹著涼爽的夜風去周圍的公園散步。沈康年和華貽榮邊走邊聊工廠的事,崔安雅則跟謝雯冰聊家長裡短,看到前麵的倆孩子,謝雯冰說:“小璐越長越漂亮了。”
崔安雅莞爾一笑,“你家華錚才是,又帥氣又懂事,工作能力也強,現在像他這樣不靠家裡自己創業的年輕人難得的很呐。”
謝雯冰看著走在前的兩人,“小璐是我看著長大的,你放心,在北京這四年我就當自己孩子照顧,有什麼事,就讓她給我打電話,你們山高皇帝遠的,來一次也不方便,就讓她把我這當家。”
崔安雅感謝句,“以後還真免不了麻煩你們。”
“這話說的太客氣了。當初要沒你們家老沈,我和小錚他爸還擺地攤呢。”
崔安雅穿過月亮門,等身後的謝雯冰,“雯冰,謝大哥有頭腦,沒我們老沈,他的發展也不能差了。”
談起當初的發展,話匣子就關不上了,從改革開放到後來的市場經濟,每一步都在給勤奮努力又能抓住機會的人機遇和商機。
華錚回頭看眼,對身邊的沈子璐說:“聽見沒,他們在談上一代人吃苦耐勞,白手起家,我們在聊互聯網、NВA季後賽還有IPHONE4什麼時候上市。”
沈子璐兩手抄著兜,看著地上的影子,說:“小錚哥,從良鄉校區去清華大學最近的路怎麼走?”
華錚一愣,“……你要去清華參觀?”
“額。是啊,嘿嘿嘿。”沈子璐撓撓頭,掩飾尷尬。
“你想哪天去?我送你去,順便再帶你去周邊玩玩。”
“……”這不好吧。
“我就是問問,也不是非要去。就是想吧……周末的時候隨便逛逛,來北京上學,不去看看中國最高等學府有點遺憾,遺憾,哈哈哈……”
華錚還真信了,開始給沈子璐介紹坐幾路車到哪轉車,再走哪條路。
沈子璐一字不落的幾下,還順便問了周邊美食。
“這周我做完手頭上的項目,下周末能休息兩天,到時候我帶你逛北京城,隻要你說想吃什麼,哥就帶你去吃。”
沈子璐隨口一應,“好啊。”
華家住在海澱某高檔小區,躍層上下加起來三百多平,謝雯冰知道他們來,提前收拾好兩間客房。
謝雯冰端盤水果上來,“安雅,浴室的毛巾和牙刷是新換的。”
“你就是想的周道,我們這次來給你添不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