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基對此是著實沒有信心,畢竟他連兵出紫陽關的這一支宿軍都沒打贏,更遑論現在李皓也集結了兵馬,從武原向安都進發,要對安都進行合圍。
再加上安國自身又內鬥了一場,無論是兵力還是士氣,都已經捉襟見肘,這贏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為此李守基隻能寄希望於其他人,就招來了李同光等一行人商議。
“如今宿軍的攻勢凶猛,我大安國勢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朕請諸位臣工前來,就是想詢問是否有退敵之策?”可是下麵眾人也是一陣沉默,沒誰敢說就有通天本領,來指揮安軍來個逆風翻盤。
麵對這樣的場景,李守基隻能再次開口道:“梧國那裡情況怎麼樣,他們是否能出兵來救援,要知道這次宿國可是奔著統一中原來的,要是我大安被滅,他們梧國也休想獨善其身。”這時鄧輝才開口道:“回陛下,梧國此時多半派不出兵馬,根據朱衣衛所查探到消息,這次宿國攻打梧國的兵馬,也有近十萬之眾。為了能應對他們,梧國人也已經是儘了全力,就在昨日,臣還接到了梧國六道堂的密信,希望我們能出手給他們減緩壓力。”李守基聽聞這個,當即就怒噴道:“梧國人真是一群廢物,宿國皇帝都在我們這,他們竟然還能打成這樣。”噴完了邪火,李守基卻又是納悶道:“這個宿國到底有多少兵馬,光是我們這就已經有十數萬兵馬,再加上梧國那的十萬,宿國怎麼養得起這二十多萬精銳。”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挺好回答的,也是正常現象。
畢竟宿國這些年一直在吞並消化各國,就算不加上還沒消化完的琰國,國力也比得上安梧兩國之總和。
可安國呢,這些年除了在梧國占了些便宜之外,國力並沒有任何增長。
而梧國也就比安國好一點,至少在最後跟在李皓後麵,從褚國吃了點肉,但這都不足以挽回自身的損失。
此消彼長之下,這兵力對比自然就有些懸殊了,而這還是李皓沒有過多汲取民力,否則再動員個十幾二十萬大軍來,對於宿國並不困難。
這些道理安國的朝臣自然明白,隻是他們能有什麼臉麵說呢。但這份尷尬總是要打破的,李同光主動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我認為如今單靠大安一國之力,再與宿國抵抗,已經十分艱難。臣提議不如先行撤出都城,率兵前往與梧國兵馬會和,利用現在宿國兵分多路的處境,集重兵消滅一路宿軍。這樣我們即使不能徹底挽回敗局,也可以讓宿國人知道厲害,說不準就有了重新和談的機會。”聽到這話,在座的皇帝大臣一陣皺眉,紛紛鼓噪道:“這怎麼行,都城天下之中,是我大安國祚所在,豈能拱手讓給敵國。”李同光卻慣著,反駁道:“我比你更清楚都城的重要性,可問題是我們能守得住嗎?與其留在都城等死,還不如出去另尋一條活路,又或者哪位大人有自信,能守住都城也行,還請現在站出來吧。”這下鼓噪聲音頓時就消停了,可是李守基也舍不得啊,他可是坐鎮這個皇宮沒多久。
而且李守基還要考慮,他這個皇帝本就是臨時上位,自身威望不足,要是在他手上把都城丟了,就算後麵能拿回來,可他皇位還能穩當嗎?
麵對暫避鋒芒的事,鄧輝也是持讚成態度,當即勸說道:“陛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時候當以保存自身實力為主,畢竟宿軍不可能一直順利,說不定我們還有翻盤的機會。”有了鄧輝的勸說,李守基心裡天平就開始向離開安都傾斜。
隻是他還抱著萬一的希望,問道:“那是否有可能,邀梧國前來與我們會合?”李同光搖頭道:“絕無可能,如今梧國局勢尚且能夠支撐,他們在這件事上,並沒有我們著急。再者說,選擇攻打宿軍一路兵馬,也隻能選擇梧國這一路,畢竟正在攻打大安的兩路兵馬,相聚並不遠,完全可以相互策應。更重要的是,他們離安都都太近了,我們根本沒有時間等梧國人。”有了李同光的意見,鄧輝又接著補充道:“另外要動身的話,隻怕是要儘快出發,根據六道堂收集的消息,宿國好像已經分兵,開始向天門關進發。一旦讓他們搶先抵達天門關,隻怕會阻隔住安梧兩國的通路,到時就算我們想與梧軍會合也不容易了。”鄧輝的本意,隻是想催促一下,讓李守基能儘快下決定。
但在聽到天門關的名字,李守基仿佛是想到了什麼:“天門關,北磐人。”亮光一閃之後,李守基就讓其他人先離開了,說是自己要再考慮一下。
但在鄧輝和李同光剛出宮門時,就有內侍找了上來,讓他們留下說話。
兩人還以為李守基是下定決心,想找他們商議具體步驟了。結果等他們回到李守基麵前時,卻聽到了這樣的話。
“長慶侯、鄧指揮使,你們都是我大安的肱骨之臣,朕有一個大事想單獨詢問下你們的意見。”兩人麵對這樣的問話,自然是隻能請李守基說。
李守基也就說道:“你們覺得,若是朕命人打開天門關,引北磐人進來和宿國人鬥怎麼樣。畢竟以現如今安梧兩國的實力,要想正麵打敗宿國,已是十分艱難,可若是再加上北磐人,那這個勝負可就不一定了。”鄧輝聞聽此言,直接回道:“陛下,這萬萬不可啊,如今的紛爭歸根結底是中原人的內部事宜,怎可引外敵進來。再者說,北磐人狼子野心、欺軟怕硬,真讓他們入關,隻怕不會去打更強的宿國,而是會對我們下手。”李同光也是附議了鄧輝的意見:“確實如此,北磐人窺視天門關已久,與我大安結下了累累血債,怎可引他們為援,這會失了天下人心的。”看他們態度如此堅決,李守基隻好說道:“既然兩位認為此舉行不通,那這事就暫時作罷,兩位先出宮吧,朕再好好想想。”基於李隼對這兩個兒子的影響,讓他們對北磐人,並沒有常人那般仇恨,反而是願意與其合作。
而且李守基也自信能引導得了北磐,畢竟在他看來,北磐人肯定不會允許中原一統的,他們太知道一個大一統皇朝,會給他們帶來多大傷害了。
在這樣的想法下,李守基決定瞞著其他人,派人偷偷去聯係北磐,請他們入天門關。
同時他也采用了鄧輝和李同光的建議,選擇了主動離開都城,將兵馬帶往天門關一帶,與梧國兵馬會合。
梧國這邊麵對宿國的強大壓力,也是選擇了雙方合流,也派遣了部分主力前往天門關。
在這種情況下,李皓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奪下了安都,隻是這城裡能帶走的東西,都已經被安軍給帶走了,李皓最終收獲的東西不多。
唯一的意外收獲,就是那位李皓眼熟的初貴妃,她之前因為沙西部叛逃的事,被李隼廢了貴妃之位,打入到了冷宮。
不過也算是因禍得福,正是因為進了冷宮,才讓她免於被後續的皇位之爭所打擾,也沒被安軍給裹挾走。
初貴妃本就長得漂亮,如今經過了冷宮一事,身上少了幾分貴氣,卻平添了幾分讓人憐惜的柔弱感。
那副我見猶憐的樣子,讓李皓也是安慰道:“如今朕把你救出來,你就已經沒事了,接下來你打算要怎麼辦。需不需要朕安排人把你送回宿都去,那裡有初月能給你作伴。”可是初貴妃倒是有些不領情,她這次算是被初遠給害慘了,心中難免有些怨氣。
“當初為了兄長和沙西部,我甘願嫁到這皇宮中來,可是我兄長又做了什麼。他明知道自己的決定,會為我帶來什麼,他卻依然這麼做了,絲毫沒有顧念這份兄妹之情,我實在是不想去見她們。”李皓解釋道:“可是這事和初月又沒關係?你去都城是去見她。”初貴妃卻是冷笑一聲:“我相信初月開始可能是不知道,但我那位兄長在最終決定前,一定是問過初月的。”這事是事實,李皓也懶得去說謊,而是說道:“既然你不願意見初月,那要不去合州吧,申屠慧就在那裡,你去和她作伴怎麼樣。”初貴妃在初遠反叛後就進了冷宮,對於外麵的消息並不靈通,也不知道申屠慧還活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