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答道:「多謝老師教誨,弟子謹記於心。
另外說起歐陽大相公,他聽說您要來京時,說是有近十年未見,想要抽個時間,與您把酒言歡呢
。」
秦夫子也說道:「嗯,這頓酒必須得喝,當年我與他們一心想要變法圖強,卻終以失敗告終。
如今在他們的手上,再度開始了新政變法,就為了這份堅持,我也當與他飲上幾杯。」
而且說起這事,秦夫子的談興也是起來了,和李皓說起了當年慶曆新政的不少事情,回憶起了當年的崢嶸歲月。
這說的高興了,也就沒注意到時間,兩人就到了府門外。
這時衛氏和李健也都在府門在迎接,將秦夫子迎到了正堂坐下。
不過這時還沒聊兩句,秦夫子就肉眼可見的有些累了,於是便先讓秦夫子歇下了。
等到晚間,秦夫子休息過後,才感覺精神確實好了不少。
在用過晚膳之後,還與李皓一家三口聊了一會,才回去休息的。
後續日子也沒有因秦夫子的到來,就發生什麼改變。
李皓便照樣是每日繼續上衙,推進著自己的鹽務改革計劃,直到休沐這天。
李皓本打算約著秦夫子一起出去逛逛汴京城的,卻被秦夫子告知,他要去歐陽修府上赴宴。
正好李皓也想去問下,當初商量的事,歐陽修有沒有開始進行了。
但剛說出要陪著一起去時,卻沒想到秦夫子會這樣回答:「我要和歐陽兄說話,你跟著去湊什麼熱鬨。」
一句話就把李皓給拒絕了,隨後秦夫子坐上了馬車前往了歐陽修府上。
看到這一幕,李皓心裡還真是無奈,也不知道這兩人能聊些什麼出來,還不讓自己去聽。
不過出門沒出成,李皓很快就被衛氏給逮住了,說是新郎的禮服已經做成了,讓李皓去試一試。
這一試就是半天的功夫,來來回回不斷的上身試穿,看能否合身。
本來到最後,李皓都以為這事能結束了,卻沒想到這還不是結局。
隻因衛氏說了一句:「好了,大致尺寸就是這樣了,我等會把尺寸送到英國公府去,讓他們把按這個來做吉服。」
聽到這話,李皓都愣住了,說道:「感情這衣服不是最後的成品啊,而且我的衣服,為什麼還要讓英國公家來做。」
衛氏說道:「按照禮製本就是互送吉服,你的吉服是要英國公府送來。
而張家姑娘的吉服是我們家送去,為這個我可是托人把汴京城裡麵,最好的繡娘都給請了回來。」
本來這話的意思沒錯,但作為一個後世現代人,李皓還真聽不得這個最好二字,妥妥的違反廣告法啊。
於是不由吐槽道:「這個最好恐怕未必吧,汴京城裡麵沒有比這人更好的繡娘了,我不信。
至少皇宮裡麵的手藝,我不信會比這人還差。」
聽到這話,把衛氏給氣個半死,說道:「好啊,我幫你辛苦操持著婚事,你倒還給我挑起了刺來。
你說宮裡麵的手藝好,那你去把宮裡麵的繡娘請出來啊,就知道在這說風涼話。」
看到衛氏真被自己給氣著了,李皓趕緊說道:「我剛剛就是胡說八道的,母親就不要和我一般見識了。」
隨後剛想轉移話題的時候,便聽到下人來報,說是宮中來人了。
聽到這話,李皓趕緊出門去看,就發現是朱內官帶著幾個女子過來的,後麵還跟著幾個大箱子,也不知道裝的什麼。
李皓便問道:「朱內官,您今天來我府上,是官家有什麼吩咐嗎?」
朱內官笑著說道:「李大人不是快要成婚了嘛,算算日子應該開始準備吉服了吧。」
李皓說道:「是在準備了,剛剛我就在屋裡試著尺寸呢。
不過這與
您今天過來,有什麼關係嗎?」
朱內官說道:「當然有關係了,我今日是帶著宮裡的繡娘過來,另外英國公那邊李內官也帶人去了。
您和張家姑娘的吉服,都由宮中的繡娘來做,蜀錦我都給你帶過來了。
另外還有張家姑娘的鳳冠霞帔,也都已經做好了,就在外麵的箱子裡麵,你可得妥善保管。」
聽完了趙禎的安排,李皓還真是有所感激,畢竟趙禎對待自己是著實不錯。
不過想歸想,接下來還是要正常的領謝皇恩,等忙完了這事後。
李皓對朱內官說道:「您要是不忙,要不在府內用過膳再走。」
朱內官搖了搖頭,說道:「今日還是算了,現在宮裡麵也不消停,我還是早點回去。
至於你這頓飯,就等到下回再說。」
聽到說宮內不太平,李皓好奇的問道:「最近沒聽說有出什麼事啊,怎麼宮裡還能不消停。」
朱內官望了望四周,然後靠近輕聲說道:「你是不知道,就前幾日開始,便有人上奏,想讓官家訂立太子。
本來前麵人數不多,官家也沒放在心上,但就從前天開始,這上奏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官家看的心裡很是不舒服。
你啊,最近就多忙著成婚的事,就不要摻和進去了。」
聽到這話,李皓心裡了然,這是歐陽修已經開始布局了。
便直接回道:「朱內官放心,我絕不會摻和到這裡麵去的。」
隨後朱內官起身告辭,李皓一直將他送出了府,才回返回來。
等李皓回來時,衛氏也已經出來了,看著這幾個繡娘,想到剛剛說的話,立即就被打臉的事,心情自然是有些不爽。
李皓見狀趕緊說道:「母親,快看看官家禦賜了什麼鳳冠霞帔吧,這東西可得趕緊收拾出來放好。
要不然到時要出什麼問題,咋們家可吃罪不起。」
衛氏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也顧不得給李皓臉色看,趕緊讓人將箱子抬進了屋。
為此,李皓也順利躲過了這一劫,之後自然不會再去旁邊湊熱鬨,趕緊就出府先避風頭去了。
而在歐陽修府上,秦夫子和歐陽修已經續完了舊情,說起了正事來。
歐陽修說道:「我剛剛與你說的事情,讓你進宮麵見的時候,幫著勸諫官家。
讓官家同意任命趙宗全為開封府尹,這事你意下如何。」
可對此秦夫子很是無奈,自己都遠離朝堂這麼多年,剛剛返回京城就又被拉了進來。
看到秦夫子的抗拒,歐陽修說道:「秦兄,我知道你不願意卷入朝堂紛爭,但此事一來可以幫助李皓,讓他在趙宗全麵前樹立形象,拉進關係。
二來做為官家,若是在登基之前都從未掌權理事,你能相信這樣的人,在登基之後,可以很好的處理國事嗎?」
這個道理,秦夫子自然也是明白的。
所以在沉思了一會後,便說道:「可你為什麼要讓我去說,我也見不到官家啊。」
歐陽修一聽這話,立馬明白這事有戲,立馬說道:「至於怎麼讓官家召見你,由我來負責安排,你隻要到時能順勢把勸諫的話說出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