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妃之事進行的很順利,一月之間宮中便多了兩位貴妃,一位貴嬪,分彆是永昌侯鄭灼次女、輔國公岑法嫡孫女、安陽明家家主明嵩之女。
王怡心知這是當前最佳選擇,縱使滿心不願,卻還是儘心儘力的幫著操持完了所有禮節。
趁著大家一團和氣之時,崔明也把自己的諸多心腹給安排在了關鍵位置上,既籌了他們從龍之功,也讓自己能對朝政有更多的掌控權。
其中,李皓那便宜大舅王堃被封為戶部尚書,張允被封為兵部尚書。
另外,李皓雖然當上了太子,但終究年紀還小,再加上崔明心知王怡心中苦悶,就讓李皓暫時留在宮中撫養。
不過該有的教育工作卻是要開始了,這方麵崔明也是想到了前頭。
一次性把東宮三少給配齊了,任命吏部尚書晏敘為太子少師,教授儒家經典;安定侯儲樊任太子少傅,教授太子武功騎射;武威將軍公冶固為太子少保,則起到保護安全的作用。
這樣一是可以為李皓保駕護航,二來也是籠絡他們,畢竟太子都是他們教的,日後家族前程自然不言而喻。
這時的崔明是真的把王怡母子看的很重,願意把一切最好的,都給兩人。
把國內事務安撫好了,接下來並是要應對安國可能的襲擊,崔明令永昌侯鄭灼領兵五萬,前往邊境抵禦。
這一戰最終隻是小範圍交手了幾次,安帝見宿國應對得宜,自己占不到便宜就自行退兵了。
崔明的能力還是不錯的,之後數載時間,安國雖是有挑釁邊關,但卻並未再發生大規模戰事。
因此宿國迎來了一段平靜時光,抓住這個機會,崔明逐漸收攏了皇權。
不過地方大族的存在是固症,即使到崔明再怎麼做,宿國依然是皇權不下鄉的狀態。
而李皓這邊,在跟著晏敘的學習中,也逐漸對宿國的行政體係有了係統認識。
這是是一種混雜了很多朝代的體係,中樞很像明朝前期,有內閣參預機務,是皇帝近臣,但實際權力不大;六部主管全國行政事務,直接對皇帝負責。
另外還有禦史台、宗正寺、國子監、光祿寺等諸多衙門,分管其餘諸事。
地方上則是又是另外一套,因為國土麵積本來就不大,所以並沒有形成省、府、縣三級,而是隻有府、縣兩級,另外還有作為補充直隸州,專用於統治人口多,事務雜繁的地方,直屬於都城。
全國上下共有五個直隸州,二十三個府,九十五個縣,共五十餘萬戶,三百一十餘萬人口。
在軍事上,宿國施行的是募兵製,有京軍和地方軍兩大部分,京軍為精銳,平時宿衛京師,戰時為征戰的主力,大致有十萬人。
地方兵馬則是以護衛地方安全,平常承擔的更多是剿匪和鎮壓地方小規模叛亂的作用,大致也有十餘萬人。
不過宿國兵馬有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身處南方,自身沒有養馬之地,隻能通過貿易來找人買馬。
因此成編製的騎兵隻有京軍才有,而且數量還隻有可憐的五千。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逆風翻盤,達成係統要的大一統,自然就必須從步軍中下手。
隻是李皓這年紀還小,又一直在宮中居住,偶爾休息時出宮也隻能在王欽的帶領下,在都城裡麵轉轉,能做的事情不多。
隻能是想辦法做些技術籌備,比如提前研發一下火器,為未來打造火器營做準備。
反正以李皓身份,開口找王家要幾個工匠,王家也不可能不給,甚至還會挑最好的給送過來。
說起來這個世界已經有雷火彈這種東西了,火藥自然不會是什麼稀罕物,而且李皓有在之前幾個世界改進好的配方,因此這事並不急。
更多需要提前安排的,是對於銅鐵鑄造工藝上的改進,和對燧石的應用,這個李皓隻知道大致方向,還得工匠來實現出來。
好在李皓時間也夠,尤其是這個世界還存在墨家傳人這種bug級彆的存在,想來等李皓能掌軍的時候,直接用上燧發槍和火炮還是沒問題。
當然,在李皓忙著這些的時候,對於武功內力的修煉也是不曾斷過,畢竟這個世界飛來飛去的高手還是有不少的。
不過李皓並沒有學儲樊教的,而是繼續練起了揚州慢,畢竟這玩意自帶解毒治傷效果。
曆經兩世,李皓可以說已經能把它的功效發揮的淋漓儘致,而且蓮花樓的武力值可比一念關山高的多,自然沒有換的必要。
就這樣,李皓一路長到了十五歲,按例在這個時間,李皓已經可以入主東宮了。
為了能夠順利實施,李皓必須先得爭取到王怡的支持。
當然直接過來肯定不行,因此李皓先找了這些年暗中依附過來的大臣,在朝堂上露了點風聲。
隨後便來到正陽宮,找王怡試探下口風。
進門先逗弄了下已經三歲的皇妹,結果一不小心把人給弄哭了,趕緊交給了宮女來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