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皇宮之後,李皓徑直便返回了東宮,張晗此時還不知道皇宮發生的事,就如往常一般的陪著李皓。
直到王堃一行人因為宮中的變故,有心想勸說一下李皓,不要那麼的固執,便趕了過來求見。
這些人都是太子黨的骨乾,在義學中人還撐不起場麵的現在,這些人還有很大的統戰價值。
因此李皓也需要在樹立形象的同時,給他們心裡預先埋個伏筆,免得事到臨頭時做了錯誤選擇。
所以李皓就沒讓他們吃閉門羹,而是吩咐下人去把他們給引進來。
張晗知道這些人剛下朝就急匆匆過來,肯定是有什麼正事要商談的。
秉承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原則,張晗果斷說道:“各位大人急匆匆而來,想必是有要事與殿下相商,那臣妾就不打擾了。”
李皓對此也沒意見,張晗走後沒有多久,王堃一行人便急匆匆的趕到了。
還不等坐下,王堃便首先開口,顯然今日發生的這事讓他有多著急。
“殿下從來都是謀定而後動之人,為何今日竟如此魯莽,非要與陛下相爭。”
李皓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諸位都是朝中重臣,都了解我大宿的情況,你們難道真覺得我今日之言是錯的嗎?”
被李皓這麼一問,在場幾人不由交頭接耳的了一番,然後王堃才答道:“殿下的話自然沒錯,但總是得考慮一下陛下的態度,徐徐圖之才是正道。”
李皓聞言佯裝無奈,回道:“這個道理孤又何嘗不明白,其實這份計劃都已經提交給父皇近一個月了,中間孤也詢問了數次,卻一直沒有結果。
因此今日在說到這個話題時,才想著趁機進言一番,卻沒想父皇會如此惱怒。”
王堃見狀說道:“陛下是天子,於殿下是君父,若真隻是受些委屈,那自然沒什麼。
可若是您與陛下再這麼對抗下去,隻怕陛下怒急之下,這事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所以還請殿下在大朝會時鬆鬆口,不要和陛下爭執了。”
相比王堃,公冶固是個直性子,說話不像王堃這般婉轉:“是啊,如今鄭家重新被陛下重用,鄭貴妃也複寵如初。
不僅鄭灼被官複原職,連鄭貴妃之子也已被封為王,殿下可不能在這時讓他們鑽了空子。”
這句話一下子點明了主旨,因此李皓也就沒避諱了,正好給自己刷一波正義的立場。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事關社稷安危,孤豈能因怕禍及自身,而置我大宿錯失良機。
要知道一子慢滿盤皆落索,今日我宿國慢了一步,就會為日後埋下無儘禍患。”
對於李皓的話,眾人也是敬佩不已,不過理想主義的花朵,終究還是需要現實主義來澆灌的。
隻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麵,沒人願意表現出自私的一麵,要勸也得是在單獨進諫的情況下。
正好此時張晗安排侍女送來了茶點,因此這場勸諫便暫時宣告了終結,王堃等人沒再多待,就先離開了。
隨後兩天,王堃、公冶固等人接連前來東宮,想在大朝會前說服李皓,隻不過最終都是失望而回。
張晗把這一切都看到了眼裡,知道恐怕會有大事發生,隻是當麵對李皓的時候,卻仿佛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直到這場有關變法改革的大朝會結束,其父張坦匆匆忙忙得趕來東宮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