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拍攝沒多久,新一屆奧斯卡的獲獎名單就傳到了法國。
還是白天,莉莉正在跟湯姆和布拉德一起吃早午飯,就看到餐廳裡的電視都在報道著奧斯卡的實況,連人們手裡的報紙都是關於奧斯卡。
“……年僅12歲的安娜帕奎因憑《鋼琴課》爆冷獲得第66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成為奧獎曆史上第二小的獲獎者……”法語雖然聽不懂,但莉莉完全能夠想象到畫麵裡在說什麼。
她氣鼓鼓地盯著電視上的畫麵,連飯都吃不下了:“湯姆你說,我有比她差在哪裡嗎?!”
布拉德笑嗬嗬地,莉莉瞪他,“彆笑我!憑什麼啊她就得獎了,她還比我小一個月呢!”
湯姆也憋著笑安撫她,“彆生氣了。我們沒辦法控製彆人,但可以讓自己更努力。說不定明年這時候,就是你被全世界報道呢。”
莉莉泄氣了,“不可能的,奧斯卡不會連續兩年頒給小女孩。她這樣上去,可是把我們好幾年的路都給堵上了。”
布拉德驚異於她的清醒,“你這樣認為嗎?好像很有道理。”
“當然了。我雖然不懂怎樣得獎,但我知道應該規避哪些套路。起碼我們這部吸血鬼的題材就不符合奧斯卡的喜好。唉,她成了年輕女演員的第一人……”
“現在說第一人,還為時尚早吧。反過來想一想,你為了未來的小金人而努力,你的事業和發展是朝上走的,而她已經站在頂峰,未來的路可難多了。”湯姆說。
“是這樣嗎?你不期待小金人嗎湯姆?你呢,布拉德?”
布拉德隻搖了搖頭,沒有說話,不知道是沒有,還是不好說。
湯姆摸摸她的頭發歎口氣,“我也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會得到它,除了演技和能力,還要靠運氣。不過我會繼續演電影,不為奧斯卡,隻為了我的理想……”
這一場奧斯卡,把莉莉·威爾森的執拗都給勾了上來,她想要表現更好,想要超越她,想要證明自己不比安娜·帕奎因差。
她真真正正把表演這份職業放在心上了。
要完全演繹一個重要的、貫穿全劇的角色,跟以前的小小客串是不一樣的。莉莉覺得自己算是體驗派了吧,老師的指導偏向表現派,但莉莉認為,既然克勞迪婭這麼符合自身的情況,不完全沉浸一把,簡直是浪費她的這輩子。
何況又有安娜·帕奎因的刺激。
於是從這一天拍攝起,莉莉就把自己當作克勞迪婭,麵向湯姆和布拉德的時候,也會用那種複雜的心境去演繹,簡直讓湯姆又開心,又擔心。
布拉德·皮特就感覺很錯綜複雜了——演技壓不下湯姆是正常的,現在連一個小女孩都比不過?甚至有時候還會被她壓戲?這都讓他充滿了危機感。
導演尼爾·喬丹倒是被她的進步所吸引,她的NG更少,鏡頭更多,尼爾覺得她比試鏡時候還出色,比他想象中的克勞迪婭還更克勞迪婭。
時間就這樣過去。拍攝地從法國結束,又輾轉了羅馬尼亞、路易斯安那、新奧爾良等地,還在好萊塢的攝影棚拍了一些技術環節——比如萊斯特的死亡,是由機器人完成,電腦製作變臉的;比如克勞迪婭的死亡,是特彆製作了道具,以表現燒成飛灰的樣子的。
等到莉莉覺得自己就是活了一遍克勞迪婭的一生時,拍攝終於結束,以後就是後期製作的時間了。
幾個月過去,終於回到家中,威爾森先生歡喜得不得了,又是帶她去最好的餐廳吃飯,又是想給她買衣服買玩具買書,簡直不知道要怎麼表現之前的思念。
還是湯姆的一通電話讓他從喜悅轉為安靜:
“你是說她拍這部戲時,太沉浸於角色了?需要心理醫生幫她出戲?”
“是的,威爾森。莉莉是天才的演員,她的表演方式傾向於表現派,也就是把自己當作是所演的角色去生活,去拍攝。我擔心她比較難出戲。”
“怎麼會這樣?……我就不該同意她去做演員的。”威爾森先生懊惱萬分。
“不,她很適合做演員,她真的有這個天賦。或許是我多想了,或許莉莉沒事,不過跟心理醫生聊聊不是更讓我們放心嗎?你記下這個電話,他是好萊塢最好的醫生。”
“那她以後拍戲,都會這樣?每次都難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