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湯姆這樣貼心的朋友,考慮她的心情,為她的職業做規劃,莉莉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
她第一時間聯係蘇珊娜,讓她聯絡華納和片方的人,了解頒獎季的計劃,需要她做出哪些配合。
幸好不是後世韋恩斯坦金元公關的年代以人為宣傳重點,現在的奧斯卡和各獎項雖然也會有黑幕存在,但更多的是維持本身的格調,從電影藝術的角度去考慮提名獲獎。
所以基本的宣傳和公關費用都從《夜訪xi血鬼》的宣傳費裡走。而莉莉除了她本身的造型服裝之外,不需要負擔更多費用——儘管這對新人小演員來說也是筆大錢了——湯姆也答應會幫她借幾套服裝,因為夢想中的頒獎禮,和需要她跟隨湯姆或導演、製作人一同出席的場合。
考慮到莉莉還未成年,頒獎季的各項宣傳計劃不得不刨去了一些酒會餐會。
由於期待不是很高,華納和片方的宣傳計劃也沒有太多突出的,投入費用也不多,整個隻稱得上中規中矩。
不過他們還是把宣傳重點朝莉莉·威爾森傾斜了一些。
首先是紙媒——主打“天才演技派少女”的名頭,邀請了一係列采訪,如《好萊塢報道》,《洛杉磯時報》,《名利場》等等;蘇珊娜也拉關係得到了《vogue》美國版的內刊。
然後是電視——《夜訪xi血鬼》宣傳初期就去過的傑·雷諾的《今夜秀》,再次邀請她出現。雖然隻出場幾分鐘,但安排莉莉穿著戲服畫上克勞迪婭的妝,配合傑·雷諾的驚恐台詞,瞬間讓觀眾對她留下深刻印象。
自從莉莉開始奔忙頒獎季以來,就一直在等待競爭對手的陰謀詭計出現。她還特意問蘇珊娜,我們有沒有用什麼手段去對付彆人,蘇珊娜就笑。
“親愛的,為什麼你會想象到這些?是寫的後遺症嗎?要知道好萊塢的風氣雖然不好,但獎項都還算誠實的,大家憑能力獲勝。評委也隻會關注演技,不會在乎人品,不然你以為那麼多人****還能待在好萊塢嗎?”
“……好吧。”莉莉無法告訴她以後當奧斯卡走下神壇,頒獎季的宣傳將會怎樣群魔亂舞。
“不過你提醒我了,正在聯係的英國版《vogue》封麵出現了些小麻煩,是有人在背後搞鬼……”蘇珊娜開始沉思,莉莉不去打斷她,顧自研究今年的熱門獲獎人。
首先是老牌女星海倫·米倫,雖然是剛剛從電視圈轉進電影圈,但她演的《瘋狂喬治王》是典型英國傳記電影,深受奧斯卡的喜愛,或許能夠有所斬獲;
黛安·威斯特和珍妮佛·提莉跟隨伍迪·艾倫強勢降臨頒獎季。他一向能夠摸準奧斯卡的脈絡,總能像遊戲一樣得到一串又一串提名。何況《百老彙上空的**》中這兩個重要女角色都是資深演技派,成為莉莉最重視的勁敵;
《阿甘正傳》會在今年大獲全勝,所以莉莉也比較擔心它的觸角伸向女配角;
其他人,烏瑪·瑟曼啦,羅斯瑪麗·哈裡斯啦等等,相對來說就不那麼讓莉莉擔心了。更何況,蘇珊娜也好,湯姆和片方也好,都讓她做好自己就行,仿佛都帶著一股這個年代的佛性,或者說矜持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感覺,讓莉莉也變得佛性起來。
將要過去的1994年,是電影曆史上最輝煌的一年,被稱為電影大片之年。
這一年,有被稱為“無冕之王”的《肖申克的救贖》,有奧斯卡13提6中的《阿甘正傳》,有伍迪·艾倫的衝獎力作《百老彙上空的**》,有把昆汀·塔倫蒂諾捧上神壇的《低俗》……
《夜訪xi血鬼》劇組確實勝算不高。
莉莉·威爾森在各方影響下心態也趨於平和——她們提前定下的目標就是爭取大獎提名,這獎項越大越好;儘量搜羅前哨,若能有所收獲就是額外的bonus了。
所以在一個個獎項頒出,莉莉接連斬獲好萊塢、華盛頓的影評人協會獎的時候,蘇珊娜已經在規劃慶祝Party;而當她又獲得四大前哨之一的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的時候,蘇珊娜簡直要瘋了,片方也覺得要瘋了——既然四大前哨都能拿到,是不是四大風向標也能展望一下??
而等她真的獲得金球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的時候,蘇珊娜已經徹底誌得意滿,開始聯係各品牌方準備借能配得上得獎的高定了。
紀梵希的經典黑裙係列進行改良演化,用黑色背心裙拚接水藍色蓬鬆裙擺,典雅俏皮,簡潔大方。沒有其他首飾,隻在頭發挽起的同時用寶石珠串固定,展現少女的風采。
威爾森先生挽著莉莉,跟著導演和劇組成員一起出席金球獎——她想要保持低調,把這當作一場不會得獎的演出,連記者采訪的時候都隻是拚命誇讚其他提名者。
導演調侃她,“隻靠著記者采訪時這麼謙遜,官方也該真的讓你得獎了。”
莉莉瞥他一眼聲音飄忽,“借你吉言。如果得獎,我一定大大地感謝自己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