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新聞解決後,第二天,威爾森先生跟隨凱文·霍維恩去見好萊塢的房屋經紀人,選定兩套高級社區裡的彆墅,又由莉莉拍板定下其中一套——社區安保係統會把所有狗仔或粉絲擋在小路以外,周圍鄰居基本是相關從業者,既保證莉莉的安全,又滿足威爾森先生的社區鄰裡活動——貸款購買,威爾森家可以輕鬆支付。
一邊忙著搬家,一邊收到凱文的下一份成果——他物色了一位退役女軍官阿什利,作為她的司機兼保鏢兼私人助理。雖然價格不低,但莉莉試用幾天過後認為物有所值。
至於梅,則改為負責家庭事務,不必陪她出門了。
看到莉莉對他的工作表示滿意後,凱文並沒有急著簽合同確定所屬權,而是準備了一份計劃——關於她未來十年的發展計劃和未來五年的接片方向。
他分析了目前好萊塢女星的成功之路,特彆以朱莉婭·羅伯茨和梅麗爾·斯特裡普為例對比其他女星,均是票房、獎項拿到手軟。凱文還預測到,未來將是商業大片盛行的年代,票房是成功的基礎。但若隻有票房,隻能成為偶像,不能變成巨星。
莉莉回憶著記憶裡的好萊塢,發現凱文除了沒預測到英雄片的崛起,忽略了科技發展對特效的影響之外,說的全沒有錯。
在接片方向上,凱文建議她,趁還沒成長為大人、無法扛票房的時候,接取片酬合適的劇情片向獎項發力,並提升寫作能力,為自己量身打造劇本。
若有可能,18或20歲以後參與商業大片,體現她的票房實力,從B、C-list朝A-list努力。爭取到25歲的時候,進入超A行列。
莉莉看完很滿意。
但她還存了個心眼。凱文在簽合同前拿出這份計劃,暗示他有能力把她的事業的主導權握在手裡,但莉莉不可能讓他做主導。
她表情淡定地放下計劃,端起杯子喝了口橙汁。
凱文翹著二郎腿,像是智珠在握一般問道:“So。你覺得呢,莉莉?”
“我覺得啊,凱文。”她歎了口氣,也變換個更舒適的姿勢。
“記得我那天說過什麼嗎?不要試圖控製我。”莉莉帶點嘲諷地看向他。
“Opps!被你誤會了。”他誇張地用手扶住額頭,但兩人都明白是不是真的誤會。
“坦白說吧。我夠聰明,凱文。你的計劃很完美,但就是因為太完美了,知道嗎?像是每一步都要契合你的想法和方向。”
“好吧。如果我們想達到那樣的高度,需要你完全信任我,聽從我的指揮。你當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放心吧莉莉。”凱文試圖模糊重點。
“不不不。我們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但對每部影片,我也會有自己的分析。所以不是聽從你的‘指揮’,明白嗎——永遠不要對我用這個詞——我會選擇性地接納你的意見和建議,至於能獲得多少信任,要看你的表現了。”
凱文沉默良久,但或許對這顆新星的期待超過了懷疑,最終說:“好吧,女孩。我們就試試互相信任吧。”
威爾森先生代簽合同,定下了凱文作為主要經紀人,負責跟進莉莉身為演員的發展方向、確定劇本、劇組片方、公關、代言、她的主要人際關係等等,還會負責莉莉寫作方麵的影視改編權和後續事務;原本的蘇珊娜則變成他的助理經紀人,負責時尚方向、後勤保障,及協助凱文和莉莉之間文件聯絡等。
莉莉在合同上標注任何事均須經由莉莉明確同意的條款,不過她以後就知道了,這種經紀合同可一點都沒約束她開除經紀人,不滿意,換人好了。
這麼長時間的忙亂終於結束,莉莉幾乎忘記了跟湯姆的決裂。她終於打起精神去看凱文篩過一遍的劇本,看看怎樣打響奧斯卡提名之後的第一炮。
“《火星人玩轉地球》?這種B級片怎麼符合衝獎計劃?!不喜歡蒂姆·伯頓,總是讓人麵目全非。”
“《FlyAwayHome》?故事倒是不錯,但這樣溫情平庸的故事,是期待評委們關注還是期待票房大賣?何況還要拍四個季節一整年啊……”
“《曼尼姐妹》?斯德哥爾摩症嗎?!被綁架了還依賴她們……唯一的優點就是跟伴你高飛一樣是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