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 18 章(1 / 2)

[美娛]絕代芳華 南花照 4589 字 10個月前

既然凱文承諾了,莉莉也就放下心來,繼續完善自己的,等待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的《Matrix》後續消息。

沒過多久,就聽說沃卓斯基的《驚世狂花》震驚了整個好萊塢,兩兄弟真真正正的出名了,《Matrix》也開始和各電影公司漫長的談判。

而這時候,《FlyAwayHome》因為首周票房表現還算不錯,哥倫比亞增加了銀幕數量,購買了數個影評人的評論陸續刊登在報紙上刺激票房,最終下映的時候,全美票房近5000萬美元——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少女主導的小成本片可以做到這個地步呢?

幾大電影公司的人陸續找到凱文,簡直想把莉莉供起來了,連最熟悉的華納都說要給她在正在拍攝的大片《蝙蝠俠和羅賓》裡安排一個重要角色,這麼flop的片子當然被莉莉拒絕了;他們轉而又說,等莉莉的完成,可以考慮由他們進行製作和發行。

凱文沒再勉強她接拍下一部電影。一方麵是想看看《Matrix》的情況,一方麵是莉莉認真跟他談過,真的想要在高二的時間裡儘量修學分,這樣才能在高三上半年提前申請大學,順利的話高四就可以免掉,直接進大學。

於是一直到1997年的春天,莉莉除了聖誕前參加了《EveryOneSaysILoveYou》的首映禮,全都是隱居一樣安安穩穩的上學上課,並在這個春天,發表了她的最新力作《父女關係》。

依據一開始的故事情節和大綱,莉莉又吸收了在《FlyAwayHome》裡感受的,父女間天然的愛和後天隔閡之間的關係,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填補上故事裡的薄弱部分。

比如女主角莉莎對父親羅伯特的不信任是怎樣逐漸產生的?羅伯特為什麼沒有辦法找到長久的報酬高的工作?小鎮上麵對這父女倆又是什麼樣的看法?

莉莉發現,經過這樣的補充完善,故事基調在前期變得很絕望,仿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愛被壓抑得太深了。隻有等到最終和解時才仿佛噴薄而出,讓人的情緒突然釋放,酣暢淋漓。

在簽合同之前,她熟悉的那個編輯要求她修改筆名。小時候的兒童讀物她隨隨便便取了個Lily Red,現在難道不能繼續沿用嗎?

“哦,Lily Red的讀者們很多都是和她一起長大的孩子,我們可不想讓他們太早體會絕望,把自身帶入到莉莎身上……所以這本是要麵向新讀者,就需要個新名字。”

“好吧。那就Lily Bck吧。紅色是熱情衝動,黑色是陰暗冷酷。挺合適吧?”

“……OK。當然由你決定。”

更加有意思的是,出版後,竟然有兒童保護機構的社工突擊上門來調查,說是詢問過出版社後知道作者才15歲,就擔心威爾森先生像裡一樣酗酒、對她冷暴力……

看來她寫的也是real真實了。

凱文拿到後,一方麵重新聯係電影公司賣影視權——莉莉要求不能把她是原作者和編劇當作宣傳噱頭,萬一拍得不好或票房太差,不是天生的背鍋俠嗎?所以原本意動的華納方倒是縮了回去。凱文隻好重新聯係六大。

一方麵幫她聯係優秀的編劇去合作。

開始時想找阿倫·索爾金,對方曾創作了《義海雄風》,凱文很推崇他,認為他擁有一種可以化繁為簡的能力,把人物用很簡單的片段凝練出本質。可惜凱文帶莉莉去拜訪他時,對方正在創作一部現代喜劇,沒時間帶學生,也對一個小女孩寫出的故事不感興趣。

之後又考慮了諾拉·艾芙隆,這位好萊塢的愛情女王接連創造了《當哈利碰到莎莉》、《西雅圖夜未眠》、《天使不設防》等。不過莉莉有些懷疑風格是否相符,而且對方也跟華納簽好合同要開始製作一部有關電子郵件開啟的愛情故事。

還有數個好萊塢老牌編劇,要麼以忙去推托,要麼是真的在忙。

凱文沒辦法,找不到合作編劇,花錢還找不到指導老師嗎?!

在終於跟福克斯探照燈影業簽訂影視改編權、編劇和女主角的合同後——他還給莉莉掛了個製作人的名頭,但也隻是掛名而已,能爭取下編劇權和演員建議權就不錯了——他聯係威廉姆·高德曼,對方剛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合作完《絕對權力》,下一部正在構思西蒙·韋斯特的電影,目前剛剛好處於空檔期。

這位大佬聽說做指導老師,倒是爽快的答應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