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娛]絕代芳華);
“她到底是誰?”
先讓司機把傑克送回家,又一起回到莉莉家中後,凱文才正式跟她說這個話題:“你跟她聊了半天,她沒自我介紹嗎?”
莉莉搖搖頭,“她是阿琳娜·哈默,會所主人,華納股東,雅各布斯太太。我能猜到她是好萊塢的大人物,跟洛杉磯的哈默家族有關係。但她有什麼能力,她的身份代表了什麼?還有她說的一些話,都需要我了解她的背景後才能理解……你跟斯蒂芬·伍利眼睜睜看我一頭霧水地走進去,還像是我沾大便宜一樣。”
“沒錯。”凱文湊近了些,仿佛透露什麼秘密,“被她喜歡,你確實是中大獎了女孩!我也終於才明白,能讓華納的斯蒂芬,還有猶太人大衛·格芬搶著找你合作的理由是什麼。”
“這裡還有大衛·格芬的事?”莉莉更迷惑了。
凱文提醒她,“你曾經告訴我,覺得大衛·格芬對你有些over?我現在發現,他可能也早在做《夜訪xi血鬼》製作人時就發現哈默女士對你有好感了。”
“對,他和斯蒂芬都是夜訪的製作人。”莉莉自嘲的笑笑,原來所謂的被電影公司看好,是因為無意間靠上大樹了。
阿琳娜·哈默,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最小的女兒。和兄弟姐妹一起繼承了西方石油公司以及家族人脈,是加利福尼亞財團的成員之一。
她擁有父親的經營天賦,又正好對好萊塢有興趣,於是趁著時代華納拆分兼並的時候,推動西方石油公司購入時代華納25%的股權。她雖然不掌權,但也是擁有非比尋常影響力的人物。
1973年嫁給麻省理工教授艾文·雅各布斯做繼妻,聽說跟繼子關係惡劣,常獨自住在哈默老宅中。艾文·雅各布斯退休後和同事創立高通公司,目前在納斯達克股市上所向披靡。
“所以她的確是知道我購買高通股票了?我才投入1000萬,遠沒到舉牌線。不會是約翰·米勒泄露了消息吧?”莉莉不信任地質問凱文,凱文擺擺手解釋道,“約翰雖然性格討厭了點,但職業保密條例是不會違反的。大企業都有自己的門路和手段得到消息,在他們眼中可沒有秘密。”
“……好吧。她還告訴我明年買華納股票,華納可能會有什麼內部動向。”莉莉記得幾個電影公司的股權變動非常頻繁,華納大概最近幾年會跟美國在線合並,或許就是這次了。
凱文沒介入她買股票的事,說回了正題。
“既然她露麵了,主動站到了你身邊,又跟之前隱藏在背後偶爾幫你的忙不一樣。你得考慮下之後的事了。”
莉莉皺著眉沉默,良久後才說,“我不覺得會有太大變化,她今天跟我見麵,其實也隻有斯蒂芬知道。不管他會不會泄露出去吧,我就當她是個對我表達善意的長者。我不能因為認識個大佬就失去分寸,把貪婪放在臉上。”
凱文摸了摸臉,微笑了一下。“彆那麼天真好嗎?你不是那麼駑鈍的人啊。老一輩的巨星都有背後資源的力捧才成為巨星的。他們也聰明有天賦,像你一樣。若失去他們背後站著的大佬,還能這麼成功嗎……單靠你和我或許有百分之十的可能達成目標,但有了她的幫助,可能性會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莉莉歪頭不解,“我記得華納的大股東是日本財團?她能越過日本
人做什麼決定嗎?”
“哈哈,女孩啊。”凱文搖頭失笑,“日本人砸錢進好萊塢,隻是為了利益。他們也知道這裡的水有多深,連華爾街資本都不一定能討到好,本土財團才擁有最大影響力。所以阿琳娜這個第二大股東就擁有很大話語權了。而且你忽略了一個事實——她是猶太人。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是的,無比團結的猶太幫……”莉莉呻
吟一聲,頭疼地揉揉額角,“但我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猶太血統啊,我爸爸的祖先是英國人,媽媽那邊隻知道來自田納西。”
“這不重要。你今晚可以仔細考慮一下。”凱文搖搖頭,不準備現在繼續勸說,激起她的反抗欲。“她出現,說明是願意給你一個機會的。能不能抓住就看你的野心有沒有那麼大了。當然,無論你選擇哪條路,我自然都會跟你站在一起。”
莉莉當晚竟然失眠了。
利益動人心啊,她一直努力想保持初心,卻也被這巨大的利益所迷惑了。
她不想被力捧嗎?當然也想。黃金時代那些留下名字的巨星們,哪個不被整個世界追捧。若她同意了凱文的想法,等同於好萊塢所有電影任她挑著演,甚至被電影公司量身打造劇本,奧斯卡也會對她敞開雙臂。再不用像當初討好沃卓斯基兄弟那樣,最後還被擺一道了。
但是,萬物平衡法則告訴人們,得到多少,就需要付出多少。那是成正比的。被力捧變成好萊塢巨星,需要回報多少,才能保持平衡?
忽然好想問問湯姆,他是怎麼對待力捧他的大佬們的……
像阿琳娜所說,喜歡她有野心有衝勁,但足夠清醒不被好萊塢腐蝕。不同於一開始喜歡,後來卻讓她失望的其他明星……
所以——莉莉忽然坐起身打開燈——現在不就是一個轉折點嗎?
若她被迷惑得失去了初心,主動靠到阿琳娜身邊求力捧,或許會有好結果一飛衝天,但也有可能一個失策就摔到地上爬不起來;
而且互聯網時代之後好萊塢也受到衝擊,需要他們自己調整策略才能不被觀眾淘汰。這時候哪裡還會以明星為中心?千禧年後也不是沒有被強捧的女明星,有哪個變成巨星了嗎?
何況她自身也算掌握著時代密碼了,隻要不被大佬們欺壓,隻要順利得按自己的規劃走,自然能金錢名聲儘入囊中。
那樣才是她啊,足夠清醒,也能足夠自由。至於阿琳娜,如果真像她口中所說是因為莉莉的某些特質而喜歡她的話,那就繼續保持著那些特色,見麵時平等、自然、不諂媚,不是更符合她的喜好嗎?
即使隻靠著這些喜歡,阿琳娜碰上合適的角色難道不會推薦她?莉莉遇到事情了,她難道不會幫忙?
不主動,不拒絕,保持淡定,這就夠了。
這樣才是與大佬相處的最優方式。
凱文雖然有些不滿,但聽過莉莉的解釋,以及考慮到她的處事性格之後,勉強同意這也是一種方法。莉莉畢竟沒辦法告訴凱文,自己知道以後哪些電影會火爆,知道怎麼賺錢變成資本方,隻需要阿琳娜能夠震懾其他人,不變成阻力就可以了。
於是假裝大佬不存在,該做些什麼,繼續按原本的計劃走。
目前的重點,仍舊是頒獎季。
1998年也湧現出數部名留影史的優秀電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讓凱特·布蘭切特奠定地位的《伊麗莎白一世》,老戲骨伊恩·麥克萊恩的同性戀佳作《眾神與野獸》,還有《細細的紅線》、《她比煙花寂寞》……
當然,還有靠哈維·韋恩斯坦推動變成奧斯卡最大贏家的《莎翁情史》。
麵對前麵的佳作,《父女關係》或許有些單薄,很難說靠著之前的社會影響能走到哪一步,獲得多少個榮譽。而麵對後者,需要擔心的則是變成競爭對手以後,韋恩斯坦用手段抹黑電影,抹黑莉莉——不靠大佬,得自己解決掉韋恩斯坦才行。
“懷特·萊斯利預備報的有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和最佳影片。”凱文說。
“……這是遍地撒網重點撈魚的意思,撈到什麼是什麼嗎?”莉莉有些無語。
凱文繼續,“因為票房超出預計,所以福克斯探照燈會專門拿出兩百萬做衝獎費用。但這跟當年你靠蹭華納資源獲得女配角提名不一樣,今年若想有所收獲,還需要自己花錢做預案,請公關公司。我的建議是,主要推動最佳改編劇本阻力會小一些,還有查理·考夫曼頂在前麵分擔壓力。而最佳女主的競爭一向很激烈,你的演技也並沒有超過老牌明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