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莉莉·威爾森的生日祝福生日快樂啊莉莉!相信你的身邊有無數親朋好友圍繞,世界各地的影迷也把這一天當作節日,就像我一樣。”
位置在歐洲嗎?什麼時候能粉絲遍布全球才是做到極致了。
“給莉莉·威爾森的生日祝福滿21歲了?那會嘗試新方向嗎?比如……性感一點,像安吉莉娜·朱莉那樣?或者多一些親密戲,像凱特·溫斯萊特一樣不怕裸露?”
額,不了,謝謝。
“給莉莉·威爾森的生日祝福莉莉或者試試大女主吧,以前不是為基努的尼奧覺醒做工具人,就是給傑森·伯恩的世界增加色彩感。什麼時候有獨屬於莉莉自己的商業大片啊?”
或許那還有點難呢,哈利·貝瑞的《貓女》撲了,安吉莉娜·朱莉的《特工紹特》撲了……獨立擔綱又票房高的,大概還得近十年的女權鬥爭吧?
“給莉莉·威爾森的生日祝福莉莉生日快樂!她終於21歲了,成為社會上的大人。這些年來看著她的電影、聽著她的勵誌故事過我的生活,隻要一想到莉莉,我所經受的那些挫折、不公都好像更有力氣去反抗了。我隻想說,希望她繼續努力奮鬥,就好像我也能做到一樣。”
如果真的能讓艱苦的人感受到一絲幸福,倒也不錯。莉莉微笑著想。
“給莉莉·威爾森的生日祝福我跟莉莉一樣大,甚至生日也相差不久。但是我以後隻能躺在病床上,連戀愛、工作都做不到。幸運的是,媽媽告訴我有這樣一個姑娘,她從不浪費時間和機會,用學習、用工作把生活填滿,給影迷們帶來無限的滿足。雖然我得承認自己嫉妒過她,為什麼她就能健健康康的在好萊塢享受生活?可後來我想明白了,她就像是在替我而幸福,替我而奮鬥,把我夢想中的一切變成真實……畢竟,即使我在夢裡都做不到那麼好啊!”
我有這麼好嗎?莉莉懷疑地低頭看看自己。
“……我是野百合慈善基金會提供獎學金讀大學的一名學生。沒有人知道我多麼感激她,愛她……”
“……21歲就像一個門檻,莉莉可以做到更多之前無法做的事情了。我很期待她還能給我們什麼驚喜……”
“……因為你而相信美好的存在。永遠不要退縮,不要被好萊塢的浮華湮滅好嗎?”
……
看完所有留言之後,已經好幾個小時過去了,有些讓她落淚,有些讓她微笑,嘴角就沒落下來過。
她得感謝弗蘭克。這箱留言必然是他精挑細選過的,不然不會如此的統一、正麵和言之有物。
也正因為此,莉莉忽然想明白一個道理,她所以為的自己的成就,竟然不止屬於她一個人。她所為之奮鬥的目標,也並不完全是靠她自己去實現的。
那都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影迷粉絲的關注和愛,幫助她站到現在的位置啊。
莉莉歎一口氣,仿佛泡了個熱水澡一樣從內心裡舒爽到了極點——
她一直以來都把他們當作一個個數據,讓卡莉妲去引導、去洗腦;也隻當成自己的天然旁觀者,她知道自己做得不錯,也知道他們會喜歡,但,就僅此而已了。直到現在,見到這些文字,感受到湧過來的愛,她覺得忽然又有動力去拚搏了!
“我被這些可愛的粉絲們治愈了。”莉莉微笑著對自己說。
為什麼不拚搏呢?她還有無數好電影想演,還有奧斯卡影後沒拿,每一次的成就,大概都能換來無數的愛吧?等他們翻看好萊塢電影史的時候,自己不能隻留下寥寥幾筆啊。
另外,商業布局成型就安心了嗎?難道不知道這個世界比好萊塢還要陰險狡詐,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彆人吞掉了?何況明確能撈到的機會,當然要撈出來啊,就算賺了錢投到慈善基金會裡,也能夠換來足夠多的愛。
所以為什麼要消沉呢?
重新找回丟失的動力的莉莉,叫來凱文商談今後的工作,甚至讓他搬來現有的劇本給她看,簡直讓凱文錯愕不已,“你不是沒心思去想工作嗎?怎麼換了個人一樣。”
莉莉笑而不答。反問道,“六大最近在籌備什麼新片嗎?”
“《移魂女郎》的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準備拍攝一部約翰尼·卡什的傳記電影,已經找到二十世紀福克斯和華納。你知道《移魂女郎》讓安吉莉娜·朱莉得到了奧斯卡女配。或許有些得獎像。”凱文遞給她一本劇本。
“《與歌同行》?頂多讓我們拿個提名了。”莉莉微笑著說,“不過影後都是一個個提名積累而來的。想辦法拿下吧。”
“……好吧,我儘量安排好你的檔期。你還有一年的大學要讀,另外,下半年拍攝《終點站》,配合馬特·達蒙拍完傑森·伯恩的第二部,明年上半年客串《飛行家》,下半年籌備《白色屋頂》的改編和劇組,會很忙很忙的。”凱文歎口氣。
“凱文。”莉莉雙手托住下巴,直勾勾看向凱文,“整理心態啊,我們還有影後要衝,還有無數好電影要拍。”
他點點頭,“我知道了。一步一步地實現吧。”
莉莉歪頭微笑,臉上被夕陽照射著,比例完美得就像天使,天生就會發光一般。而她的眼裡也仿佛有星星在閃耀。凱文知道,那是無儘的野心,即使偶爾消沉,甚至消散,但隻要她想,就可以一瞬間重燃鬥誌,讓好萊塢女星們都要恐懼她的歸來!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完。
後麵就是番外了,所有覺得意猶未儘的都會在裡麵,比如獎項,商業,一段段感情。保守估計會再有10-20章?順便也理理下一部《[美娛]野蠻生長》的思路。有興趣的小夥伴提前收藏哦。
這裡的正文如果要繼續一年年、一部部電影的寫下去當然還能寫,但我不想搞特大長篇,畢竟莉莉的成就就在眼前了;二呢,我本人覺得好萊塢電影最後的黃金年代就是到04、05年為止,之後全靠ip、科學技術(特效)的比拚,獎項跟票房基本上脫節了。
即使身為巨星,離了ip和特效好像也很難存活,比如湯姆也要靠碟中諜的ip一部部拍下去;單憑演技也很難被全球接受,比如李子的荒野獵人也頂多憑著他的影響力和多年拚搏終獲影帝的名頭,獲得還算不錯的票房。而這十多年的影帝影後們,比如小雀斑,比如傑昆,也還是靠商業ip為人所知的(神奇動物和小醜)。其他的都很難被人記住(不排除十數年才會出一個的愛樂之城這種獎項票房都成功的特例)。
另外還得坦白一點,我也得承認自己寫累啦,3、4個月不敢停更(抱歉這幾天停了兩次),每天琢磨莉莉的生活琢磨累啦,換個人、換種奮鬥過程去重新琢磨,大概才能有動力一點。
記得收藏《[美娛]野蠻生長》哦。就醬。
感謝在2021-06-15 17:22:01~2021-06-17 17:12:5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嘿嘿嘿、某草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