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得在京城長久的住下去,日子便不能像之前那般湊合著,用陳景的話說,最起碼的就不能老大個家裡隻有一個婆子招呼著,有時候碰上紅媽出門買菜晚點回來,廚房裡的活兒就又得三清親自操持。
所以這回跟著來京城的除了蕊姐兒,還有東院的下人奴才們,除了廚房裡幫廚的小六兒家裡舍不得不讓走,其他的全都跟來了。
之前兩人也商量過等家裡人來了,該怎麼住才好。可當時兩人想的都是金氏也會一起來,所以才把劉漢青在隔壁的宅子給賃了下來,打算把那邊收拾好當給金氏和蕊兒住。
但如今金氏沒來,那蕊兒一個小孩子家家的,就算身邊有人伺候著,那也不敢放她一個人在隔壁宅子裡住著,就隻能把後院的西廂房收拾出來給孩子住。
這宅子兩人隻花了二百六十兩就買了下來,雖說是胡頭兒給的友情價,但也不是一點毛病都沒有。除了三年之內不能換人家,還有就是宅子周正歸周正但多少小了些。
平常人家有個一進的周正院子就很好了,這樣有前院有後院還帶著倒座房的,就算是二百六十兩也太貴,買下來住著都先浪費地方。有錢人家除了主家,家裡多少還得有下人奴才,這樣的宅子布局怎麼住都局促了些。
現在陳景回鄉一趟不說從家裡帶來的銀子,就隻說出門拜客收的那幾千兩銀子,也算得上是個小富家翁。現在要換個宅子不算難事,兩人隻晚上睡覺前商量了一小會兒,就決定還得繼續置業!
不過買宅子搬家的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的,尤其這回要換,那就是要換能住得長久的家,就更不能馬虎。陳景照舊還是托了狀元街上的張掌櫃幫忙尋摸,這回的要求是細細的找不著急。
張掌櫃跟新探花郎有交情的風早就被他自己給傳了出去,現在陳景又找上門來,哪有不儘心的道理。轉頭就把侄兒提溜到跟前,耳提麵命的叮囑,陳探花的宅子一定要好好的找,細細的看,要是敢糊弄腦袋都得被張掌櫃擰下來。
小孩兒十幾歲的時候就被張掌櫃帶到京城來,一路當學徒學本事到今天自己獨立做中人,做買賣,性子也許油滑了些,但他叔叔說什麼他還是十分聽話的。
接下這個任務之後,就把這事放在心上認真挑揀起來,就這麼細細的琢磨,愣是過了半個月才挑出一套不錯的來。
“夫人,外頭來了個姓張的中人,說是咱們二爺托他給尋摸宅子,如今是來回信的。”陳家大宅裡東院的跟來之後,三清可算是把自己從家裡那些瑣碎活計裡給解脫出來。每天除了一些必要的事得管著,其他時候乾什麼都行,反正有劉媽和巧兒在,小事她們倆就能給料理明白。
“請進來吧。”三清這會兒正在算賬,四個人出門和十多口子人從南搬到北可不是一回事,這一路上的花費和到了京城新置辦的東西都得算清楚,還得從這裡頭把規律給找出來,好早點把家裡的規矩給定下來。
以前隻有小鈴鐺和壽兒的時候,自然怎麼隨性怎麼來,現在多了這麼多人規矩還是少不得,每月的例錢怎麼發,這麼多人背井離鄉跟著出來,留在荊湖的家人是不是還要多照拂一二。
還有京城不比荊湖,哪怕來之前就知道十月的京城已經冷了,也囑咐了大家夥要多帶些厚衣裳,但到了京城還是不夠。尤其忠兒和四喜兩個小子,仗著自己年輕以為冷不到哪裡去,現在身上穿的都是壽兒借給他們的衣裳。
幾個丫頭雖說衣裳不少,但都不大保暖,一個個的為了不凍著都穿了好幾件夾衣。三清前些天就專門叫了製衣鋪的人上門來挨個量尺寸,讓他們趕緊每人先做兩套厚襖子出來,這不昨天剛把衣服送來,裡外裡又是不小的一筆開支。
再說陳家對這些在家裡許多年的下人一向寬厚,這麼長一個冬天總不能就兩件襖子過冬,等到了冬至過年總還是要添一點的。
但往後每年換季衣裳怎麼做怎麼添也得把規矩給定下來,這會兒三清就正琢磨這些,一聽到中人那頭有了回音立馬就把筆頭給放下了,也算是光明正大的給自己偷個懶。
“小的給陳夫人請安,夫人一向可好啊。前些日子知道夫人跟著二爺回鄉一直沒能來給夫人磕個頭請安,這會兒才來實在是不應該。”
張順隻見過陳景沒見過三清,但不妨礙他進來之後規規矩矩的給人請安,他今年可沒少在他叔叔嘴裡聽著陳二爺陳探花的名頭,這會兒到了人家府上,自然是嘴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