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地置業這件事千百年來,都是頂頂要緊的一件事,貧苦人家最大的願望除了溫飽便是有瓦遮頭,尋常人家營營役役求的也不過是家宅和睦人丁興旺。
再往上些,到了陳景這樣還能挑揀著選宅子的,就更是把宅子好壞風水朝向看得要緊。等到了謝家這樣的門第,哪怕是皇上賞下來的宅子,都得裡裡外外的全翻新一遍,畢竟家就是根,住進去了如無意外就是好幾十年的事,馬虎不得。
如此重要的事,現在謝明然一句這宅子是用來養外宅的,不光說得陳家人心頭一跳,就連張全這個當中人的臉都白了,一時間幾乎是瞠目結舌呆在原地,跟誰掐了他脖子一般,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要說謝明然這話說得對不對,隻要看張全這模樣就知道他猜了個八九不離十。陳景這會兒臉色可不怎麼好,狠狠運了兩口氣兒,才沒出口成臟,“張老板,這事你看是不是還是說清楚些的好。”
張全這會兒心裡直泛苦水兒,這事要說知道他確實知道,但要說不知道也能說不知道。京城這樣的宅子其實不少,但大多都在城郊,畢竟誰養外宅養在西城這寸土寸金的地兒啊,又不是什麼金枝玉葉,他便壓根沒往這方麵想。
還是今天到了陳家跟三清細細解說的時候,才越說越覺得不對。可這時候再想往反悔是肯定不能夠了,再說到手的銀子他也不願意往外吐,不就隻能硬著頭皮上。同時心裡還心存僥幸,想著陳景到底是讀書人又是外鄉人,說不定就看不出這裡邊的道道兒來。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在京城無根無基的探花郎這麼短的時間就攀上了謝家這個高枝兒,自己這點小花招哪能瞞得過去。隻不過心裡明白歸心裡明白,嘴上總還是想再掙紮掙紮,畢竟陳景如今也是翰林院的編修,真要跟自己較真,自己這樣的小老百姓不死也得脫層皮。
隻不過眾人可懶得聽他那些爛借口,正好此時原本是守著宅子的大爺從外邊過來,三清便趕緊讓壽兒把去大爺給攔下來,扭頭問他這宅子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也不知道是主家和張全做事不夠周全,還是看門的大爺真不在乎這個,三清找他問的時候自己都沒打算能真的問出什麼來,卻不想人大爺還真就一問就說,不光說還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從頭到尾全都仔仔細細跟說了個分明清楚。
宅子確實是個好宅子,再上一任主家也是做買賣的,還是揚州來的鹽商。後來也是回老家,才把宅子賣了。剛開始的時候倒是也還行,茶商帶著奴才家人住進來,除了時常出門不回家也沒彆的不對。
但沒過幾個月事情就開始往歪了走,先是茶商領回來一女的,說這就是以後家裡的當家奶奶。奶奶就奶奶吧,反正家裡總歸是得有個當家奶奶的。可沒想到第一個進門隻不過是開了個頭,之後府裡便隔三差五的往府裡抬人,一年裡竟然陸陸續續抬進來十多個姨娘。
“十多個?這宅子夠住嗎?”三清原本以為這是個帶顏色的故事,可聽著聽著就覺得不對勁,再是生意人再是花心,可真要把這麼多人都睡服,怕是也得精疲力儘吧。再說攏共就三進的院子,十多個人總還要下人伺候,這宅子得擠成什麼樣兒啊。
老大爺一聽三清這麼問忍不住樂了,他知道眼前這小婦人是抓著問題的關鍵點了,“夫人問得好,這麼個小地方自然是不夠住,可架不住前頭那位爺玩得狠,一年下來抬了十多位進來,最後能活到過年的也就八個。”
大爺說到這裡不禁歎了口氣兒,“老頭我一輩子給人看大門,小門小戶的人家守過,大戶人家的門房我也住過,彆看看門這活計輕鬆,真要端得起這碗飯,第一條規矩就是少聽少看少說。”
“我都這把歲數了,這戶人家給得例錢多,我尋思著能找著這麼個差事不容易,再乾上幾年攢點銀子就回鄉下養老去,沒想到這規矩到底被我給破了。”
老頭剛開始一門心思的就想混日子賺錢,管他家裡進幾個姨娘呢。所以頭兩個姨娘沒了的時候,他根本沒往心裡去。但當第四個又莫名其妙沒了,卻隻說是她回老家了的時候,他才察覺出不對勁來。
“那就是個煙花柳巷的姑娘,哪有什麼老家,再說她進府不到一年銀子都沒攢下幾個,怎麼就能自己一個人回老家去。”
有些事不知道則以,知道了就不可能一點都不關注。哪怕老頭隻想著獨善其身,也漸漸的知道了這家人的貓膩。茶商在外邊是正經生意人,回了家可就是個禽獸了。尤其關上門來什麼混蛋玩什麼,那麼些個姨娘沒一個受得了他的。
“彆人家姨娘都爭寵,這家人家的都恨不得離得遠遠的,可除了頭一個進府有管家權的奶奶還能勉強自保,其他的都是砧板上的肉,沒法子。”
好在到底是個商賈人家,手段再狠府裡也不是鐵板一塊,有被折騰死的也有偷偷跑了的,到最後茶商要離京時,家裡竟然還剩下六個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