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之地,連意正守在龜大身邊。
她現在慣常如此。
無處可去,倒不如在一起待著。
龜大在虛無之地過的倒是平順。
連意彆的做不了,但自從蠣蛻自己跑到了連意的識海之中作死,周遭沒了危險,連意得了空閒,就持續不斷的鞏固保護龜大的陣法。
這幾日, 連意明顯感覺到了龜大全身氣息的變化。
原本籠罩住它全身,像是一層厚重的堅殼,一絲波動都沒有的混沌元氣這幾日好像活了一般,不再那麼堅不可摧,似乎鬆動了。
起先,雖然變化微小,但陣是連意所布,其中一切變化自在連意心中。
緊接著, 那絲鬆動越來越明顯,又好像本來如同沉沉一潭死水,突然尋到了一個出口,先是一絲一縷的從那出口探出去,緊接著那出口可能被水流撐大了,那尋著出口出去的水勢也變大了。
慢慢的,連意感覺到龜大全身所布的那厚厚的混沌元氣,整個動了起來。
連意又不是沒自己頓悟過,甚至她算得上是個頓悟經驗極為豐富之人。
龜大的此般表現,連意心中已有八分肯定這種情況之下,怕是代表頓悟之人逐漸恢複意識,快要清醒了。
這可真是個好消息。
龜大一旦醒來,許是距離他們一起出去,便不遠了。
總是個希望。
不知不覺的,在虛無之地,就這麼過去了二十年。
便是對於修士來說, 尤其是連意這種高階修士來說, 二十年不算什麼。
可在這種境況下,二十年真是太漫長了。
連意心中雖然了然無法憑借自己一人之力出去,但,絕望和無限不知儘頭的等待之中,心中不可能毫無波動。
尤其,外界,可是在大戰呢。
頭一年,連意的心緒並不好,她時常焦慮無解。
一般這個時候,她若不是給龜大加一層陣法,以期讓龜大能在更舒服的環境之中頓悟,爭取早日醒來,就是去“磋磨”蠣蛻。
結果證明,龜大被她照顧的還挺好的。
而從蠣蛻那兒,也不是全無收獲。
雖然不知道自己的那些親朋摯友怎麼樣了,但她知道在這一場拖延又消磨的戰鬥之中,下來的蠣族並沒有討到好處!
第二年,連意逐漸的能夠將焦慮徹底的放下。
日複一日的等待之中,連意周身的氣質其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如今, 她若是能夠從虛無之地出去, 回歸自由,若是走在人群之中, 給人的感覺早就和之前不同了。
許是哪怕頂著一樣的臉,藤仙連意給旁人的感覺也不複以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逐漸的,已經隱隱在自己不自知的情況下,有了無極天尊的那種氣質。
這種屬於強者的氣質。
不是那種崇尚強者刻意裝出來的,而是自骨子裡透露出來的渾然天成。
那是一種隨心的散發,幽幽而散,毫無所覺。
原本高深莫測又不經意間時常流露的淩厲鋒銳的氣勢成了身體的一部分,徹底的融進了骨血之中。
它們融進了骨血之後,反而徹底的斂去了鋒芒。
返璞歸真,便如同連意此時這個狀態。
整個人在鋒芒畢露之後,突然徹底的沉澱下來,撇去了其他一切的繁華,回歸了最原始的那個自己。
宛若新生。
連意雖然不自知自己氣質上的改變,但身體狀況如何,她是一清二楚的。
她知道自己又變強了,冥冥之中,她覺得自己總是在不知疲倦的奔跑,快速卻毫無儘頭。
超越和突破於她來說,就是她奔跑之路上的一個又一個的關卡。
而她願意付出努力,勇敢度過。
便是跌倒,哪怕血肉模糊,她也願意從原地爬起來繼續。
於她而言,虛無之地倒是一個極好的靜心之地。
這裡什麼都沒有,可是,許是因為混沌元氣的存在,這裡自有其他地方不可比擬之處。
從第二年開始,連意開始利用各種瑣碎的時間,靜心修煉。
這裡沒有靈氣,她便是能夠分泌木汁兒,但比之外界,還是差了許多。
於是,大部分時間,她會修煉自己的神念。
連意時常放空冥思,本是尋常之舉。
她以前也會如此,一旦有空閒時間,她會尋找一處僻靜之地,用這種方法,有利於她快速鍛煉神念。
而且,這般,有利於她撫平焦慮不安,凝心靜氣。
本來,她隻是覺得,在這裡,她入定的更快,更能夠沉入其中。
後來,她發現,好處遠不止於此。
她突然發現自己隔三年至五年就能達到一次心神合一之境。
這令她驚喜不已。
這可是在普通的環境之中極難達到了境界,以她的功力,在淩霄宗內九十九峰,毫無打擾的閉關修煉百年,都不一定能有一次心神合一之感。
在這裡,突然之間變得容易了。
萬事萬物皆有其根源。
連意略一尋思,便猜測到,十之**和這一處特殊地界有關。
這裡是虛無之地,這裡有全天下最多的混沌元氣。
而混沌元氣代表著一切的初始。
連意本就是個陣師,自來,自來喜歡將自己融入到一方世界之中去感知。
每個修士都有自己修煉的方法和習慣,這已經成了她修煉的一部分,無法割舍。
而身在虛無之地的連意,也不例外,修煉之時,不知不覺之中將自己融入了其中。
而這般的融入,令她也融入了虛無之地的規則之中,虛無虛無,那就是回歸本真,回歸伊始,一切歸無!
所以,依循虛無之地的規則,她在修煉之中,神念和心靈就會一次次的被清空,回歸到“無”的狀態。
一旦歸無,便是雜念全消,極度的純粹之下,自然心神合一,達到相通之境。
另則,這不是一種真正的歸無,因為連意本不屬於虛無之地,她隨時隨地都可以把自己從融入的狀態之中“拔”出來。
而“拔”出來的過程中,又是從無到有的回歸過程。
這種過程,其實和大能修士為了補齊自身不足,求得心境圓滿,或者突破瓶頸,修為更上一層而尋求的轉世異曲同工。
大能修士能夠敏銳體察到自身的不足,然後,通過一次次的轉世,體悟世界和天地,凝煉自身,厚重神魂。
連意也在這一次次的清空之中,從頭來過,又在一次次的從無到有之中,補足了之前的欠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