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的那些會逐漸被淡忘,但他又有一種違和感,像是他夢到的並不是他自己,而是叔叔一樣。
所以,是他想要成為叔叔那樣的人嗎?
還是他本能已經認為叔叔強大到不可戰勝了?
不,他絕不接受這樣的結果。他會成長,會變強,會站在職業的球場上。他知道叔叔打算複出,所以他一定要成為叔叔職業賽場上的對手。
這是他支撐到現在,承受著和身體崩潰隻有一線之差的可怕訓練量的精神寄托之一了。
另一部分的精神寄托當然是他對網球的喜愛。
他真的非常喜歡網球。
他是不會為了不喜歡的事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時間的。
小仁王專注著應對著每一個球。
他沒有出錯。他的每個球都非常精準地落在他需要的落點上。他打球的節奏也從未有一絲拖遝,不管是變奏還是穩定的節奏,都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這讓對麵的手塚臉色變得越來越凝重。
小仁王
打出的網球一開始讓他摸不著頭腦:和幻影出來的自己相比,屬於仁王雅治這個人的網球底色太豐富又太神秘了。
這似乎是衝突的詞彙,但手塚所感受到的就是這樣的。
能不斷改變比賽的節奏,不管是前場技巧還是後場技巧都無可挑剔。基本功非常完美,每個擊球都是他理解裡的“最佳擊球方式”。沒有用什麼很特殊的招數,仿佛隻是在用網球基礎教科書上那些很基礎的回球案例在打球。
手塚突然想到了博格。
博格和小仁王打球的方式完全不同,但在此刻,他從小仁王身上感受到了有些類似的壓迫力。
是對手絕對冷靜,在用毫無破綻的方式打球的那種壓迫力。
手塚也很冷靜,但他逐漸調整著自己的精神力。他一開始以為這種壓迫感是基於精神力而開發出來的招數,但隨後他發現不是的。小仁王確實在運用精神力,但小仁王的精神力如流水一樣隨著呼吸不斷流動著,並沒有很明確地用作進攻或者防守。
但他整個人變得更加協調了,哪怕比賽節奏變動飛快,他的網球變招也不曾有任何滯澀感。
手塚開始嘗試改變網球上的旋轉。
他的基本功也很好,在運用球技的基礎上試圖利用更精妙的旋轉技巧去打破僵局。
他也在進入無我境界的狀態。
本身的力量落在下風,那麼就利用千錘百煉的極致,去運用技巧對抗小仁王的力量。
才華橫溢倒是直接失效了,在精神力處於劣勢的前提下,小仁王的精神力還一直流動著,他根本沒辦法窺探到更多信息。
但這也在手塚意料之中。
既然在幻影狀態下,兩個人的精神力通道近乎單向,那就意味著隻要小仁王不願意,那麼手塚絕無可能通過精神力招數,或者能力共鳴去達成兩個人的精神鏈接。
小仁王的精神門戶對著他是上鎖的。而他的能力無法開鎖。
比賽焦灼著,比分交替上漲。
球場邊觀戰的觀眾們近乎喘不過氣來。
丸井和小仁王關係很好,看著看著就握緊拳頭。而他的特訓對象大石當然是支持手塚的。
當他們意識到這兩個人是勢均力敵時,兩個人就不知不覺分開了一點站了。
和兩個人都不算很熟的千石還注意到了這一點。
他側過頭想要和亞久津分享這個發現,就發現亞久津的目光完全凝聚在球場上:他被球場上的兩場對決所吸引了。
於是千石欣慰起來:亞久津終於毫不避諱地展示自己對網球的投入和執著,而這是他,以及伴田教練一直以來都想要達到的目的。
手塚是在比分進入6-5的時候進入天衣無縫狀態的。
小仁王已經領先了。
但下一局,也就是第十二局,是手塚的發球局。
他們的比賽當然是會分勝負的,如果打成6-6就會進入搶七。手塚明白,如果進入搶七,勝利的天平會逐漸往小仁王的方向傾斜。因為他已經發現了小仁王體能消耗的速度慢得驚人。
但他當然不會提前放棄。
而相應地,發現他進入天衣無縫狀態的小仁王眼神也變了變:他知道手塚的打算,但他同樣不打算讓比賽拖入搶七。
如果這場打贏了,那麼他之後還要打兩場比賽。
和幸村的比賽大概率會輸,那麼他不會在和幸村的比賽中過度消耗體力。但再下一場他還是有贏的希望的。他不希望這場比賽的勝負影響到第三場比賽的勝負。
這說起來有點好高騖遠的感覺了,可小仁王就是覺得自己能贏。
他就是能贏。
雖然這場打完,如果跡部和手塚的比賽,手塚贏了,他也不用打就能成為另一隊的隊長……但拜托,他上場比賽不是為了當隊長,而是為了比賽的。到那時候他也會揪著跡部要求要比賽的,否則他為什麼要下場加入三個部長的糾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