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都不知道自己的眼睛還有這麼圓的時候。
說是等比例張開,但比起他現在的輪廓,小仁王確實要稚嫩多了。
猜球的結果是仁王,也就是“真田”發球。仁王拿起網球,走到後場。他用力時輕喝一聲,沒有喊出招數名字,而是直接打出了網球。
雖然仁王總是拿真田喜歡喊招數這件事調侃真田,但他其實知道,隻有在麵對強敵,為了提升自己的狀態,讓自己更集中時,真田才會故意大聲喊出名字。如果對手是他不在意的對手……他是不會出聲的。
而這個球,當然也不屬於“風林火山”的招數範疇,隻是普通的高速發球。
就像是仁王當年在Jr大賽上遇到真田一樣,現在的小仁王充其量也隻是穩固了基本功,練習了一些基本的網球技巧,實力距離真田還太遠了。此時的真田經曆過仁王
的一個月特訓,比仁王記憶裡的Jr要強一些,仁王等比例上調了真田的實力。
很狼狽,真的進行比賽的時候。
一個月前,仁王在後山看到的小仁王和鶴守的比賽,小仁王也是狼狽的,但和今日不同。
鶴守的打法偏向前場,比賽節奏被拉得很快。仁王用“毫無還手之力”形容當時的自己,但那時候的小仁王其實很多時候是反應不過來鶴守已經打出了球,因此才剛邁步,或者沒有動,就被得分了,整體看上去是有些手忙腳亂和茫然的。
但真田在興奮度不高時,比賽節奏是偏慢的(興奮起來另說),也擅長持久戰。
他每一個表情,和舉手投足的氣場,仿佛都在給小仁王壓迫感。
好像可以追上?就快了!
小仁王衝著球跑過去,但球上的劇烈旋轉,在網球接觸球拍時給予了球拍很大一股力量,超出小仁王的想象。於是球拍不受控上翹以後,手腕的受力發生了變化。
啪。
哪怕用力握住了球拍,但發力的改變還是讓小仁王措手不及。他的球拍脫手而出,落在了地上。
“撿起來。”
仁王操控著真田的幻影,丟過去一個有些冷漠的眼神。
沒有小看,真田其實不會是小看對手的人——但他的言行舉止和眼神就是會給人被小看的感覺,或者說,被漠視和無視。小仁王被這樣的眼神刺激了,咬牙撿起球拍以後表情也冷了下來。
真狼狽啊。仁王想。
他控製著真田擊球的強度,讓小仁王不至於因接球而受傷。一些擦傷和疼痛是難免的,仁王不會連這個都回避。
他非常清楚小仁王此時的弱點,控製著真田專門找弱點打。比如側邊位移速度要慢於前後,因此不斷將球調往底線,再將小仁王左右調動,讓他疲於接球。
體能也還不夠充沛,這種底線壓節奏的打法就正好是小仁王的弱勢所在。
是左撇子,但是反手擊球的力度要弱於正手擊球,因此控製好球的落點,讓小仁王大部分時候不得不選擇反手回球,再控製好球上的旋轉,讓小仁王在反手時力量很難控製,就算回擊球也經常出界或者觸網。
這都是因為力量和對球的把握不夠精準,無法控製好球拍,讓球在最佳擊球點附近。
也還做不到精準判斷球上帶著的旋轉,再去“抵消”它們。
而這些都是在比賽中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沒有裁判,兩個人自主計分。而仁王非常鎮定地用真田的聲音,在每次得分後都報出比分。
很快比分就變成了“6-0”.
實際上,和真正的真田打,小仁王是可以得分的。但誰讓這裡的真田背後其實是仁王呢?仁王對這個時期的真田其實也有一點“記憶美化”,他很清楚現在這個世界的真田實力到底如何,但又覺得真田總是會進步的,他稍微超前一點也沒什麼,反正等小仁王和真田打比賽的時候真田也是會變強的……
種種原因下來,就導致了小仁王在真田麵前毫無還手之力。
而操縱了這場比賽的仁王,看著對麵不斷喘息,臉色狼狽,手臂和小腿都有些擦傷的小仁王,毫無愧疚之心。
他看了看手腕上“不存在”的表,說:“十分鐘休息時間夠嗎?還有一場比賽要打。按照教練的要求,下一場比賽,我會以前場攻擊技巧為主。你應該會上網和封網的技巧吧?”
小仁王咬牙:“……我當然會!”
“十分鐘休息時間,足夠了!”他抬眼看著真田,圓溜溜的眼睛微微眯了眯,露出一點記仇的神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