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青訓開啟(2 / 2)

仁王還在繼續宣布集訓規則:“同樣的,前四名球員算是A班,可以優先使用球場,和室內健身器材,在我們公布的訓練單的‘自由訓練’時間段內。個人的加訓不算在內。以及,食堂和澡堂的使用,在規定時間段內A班也可以優先使用。”

“第五名到第十二名,算是B班,沒什麼額外福利但是也不需要做額外訓練。”

“最後的第十三名到第二十名,每天會多兩個小時的集體加訓時間。”仁王說著挑了挑眉,“仔細思考這也不算懲罰對吧?如果能在訓練中汲取營養進行加訓,更改排位,那麼得到的待遇也會發生改變。”

“以及,這裡的三個教練並不會指定指導選手。”仁王指了指自己,榊教練和伴田教練,“教練和分班無關。不同教練負責不同主題的教導,助教團隊則隨時分析球員身體情況和訓練情況。舉個例子,假如今天做的是雙打練習,那麼負責的教練就會是伴田教練,我和榊教練隻做協助工作。”

“顯而易見,在這個訓練營裡,排位是你們的身份。”仁王指了指腳邊的箱子,那裡麵放著提前做好的金屬胸牌,“我們不至於直接喊你們的號數,喊‘1號’,‘2號’……因為最後定出賽名單,是‘參考’排位而不是全憑排位。但想要在訓練營裡更

自在,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排位。”

“現在公布定排位的方式。”

“分為體測和比賽兩個部分。體測包括四項,百米衝刺速度,一分鐘標準正手揮拍次數和反手揮拍次數,半場十二次側向位移速度,以及固定落點回球次數,每項各占25%,細分成績可以在等會兒體測的時候詢問負責測試的助教。”仁王提醒訓練營的學生,“揮拍那一項,動作不標準是不計數的。”

“比賽這一項,並不是通過抽簽定比賽順序。”仁王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麵前參加集訓的選手們,“先進行體測,根據體測成績直接排定位次,之後對自己排位不滿意的人,擁有一次挑戰滿意位次的機會。成功則排位對換。每個人都有一次挑戰機會,和一次接受挑戰的機會。”

“對,隻有一次接受挑戰的機會。所以如果一個人拿到第一名的位次,並且打敗了第一個挑戰他的人,那麼他就是第一。”仁王滿意地聽到了學生們按捺不住的驚呼,“對自己的實力精準判斷也是一種能力。”

“同樣的,如果同時有許多人挑戰一個人,那麼那個人可以自選接受誰的挑戰。”仁王又說,“對自我能力的判斷,包括自己能夠挑戰誰,挑戰速度,以及自己能夠接受誰的挑戰。”

“排位是暫時的。訓練營每隔三天會進行一次練習賽,會有不同的主題,比如三天後的主題,是雙打。那麼雙打練習賽中,打敗對手的低排位選手可以直接和高排位選手交換排位。同時,教練教授主題時會對球員的訓練效果和態度進行評價,會在訓練結束後調整排位。這是唯二更改排位的方式。除了訓練營規定的排位對換練習賽以外,私下進行的練習賽不影響排位。你們私下可以私下找人打比賽,但勝負不會影響排位。”

“大致規則就是這樣,有沒聽懂的地方嗎?”他問。

他麵前的學生方陣相互議論了一會兒,跡部問道:“教練,每三天會進行一次排位賽,是這個意思嗎?”

仁王點頭:“對。總體而言,訓練營的訓練安排,是一天基礎訓練,一天主題訓練,一天練習賽和賽後分析複盤評價,這一天的訓練包括‘理論部分’,後續的教練評價會對理論的吸收情況進行考核。以三天為一個階段,進行四次主題訓練和考核。第十三天的訓練是自由訓練,第十四天是最後的排位賽,並在排位賽後公布出賽名單。”

“意思是,一個訓練主題,教練評價調整排位是在比賽調整排位之前是嗎?”千石舉手問道。

“對。我們的評價是主觀的,比賽結果才是客觀的。”仁王說,“通過比賽結果讓我們刮目相看,讓我們重置對你們的評價,這也是一部分人的目標,沒錯吧?”

“所謂的最後名單‘參考’排位,參考到什麼程度?”幸村問。

“80%?”仁王歪了歪頭,“很難具體量化,但是,排名靠前的人基本是不會落選的,除非有硬傷,比如原本就有傷或者在訓練中受傷,導致如果激烈比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以及,如果放在雙打位置上無法與彆人進行搭配。”

“但這個概念也是相對而言的。如果你一直是第一名,那麼沒人會考慮你是不是合適與其他人進行搭配。”仁王說,“所以說得直白一點,一支隊伍一共八個人,排在前八名中靠後位置的會需要一些特彆的能力。”

“你們大概已經知道了,最後代表隊的選手,對戰的會是德國職業俱樂部青訓營來的選手,都是一些職業選手預備役。”仁王環視麵前的選手們,“不能進入代表隊的人,最後看比賽的時候,會有這種想法吧?‘如果我努力一點,進入了代表隊,那麼在場上的就是我’。不想到時候站在場邊,就在集訓裡流汗吧。”

“如果沒有其他問題,那麼現在直接開始體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