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狗血劇本(2 / 2)

小仁王就吹了個口哨:“你先看了再說。”

幸村和柳一起寫出來的舞台劇的初版劇本,和仁王給出的梗概挺像的,用的是同樣的思路。職業選手A(沒有具體取名)從中學時就是很有天賦的網球選手(這裡標注了是背景旁白),在出國打職業的過程中遇上了一見傾心的少女(等等為什麼劇情會是這個走向),有了一場令人刻骨銘心的初戀以後封心鎖愛去球場上拚搏(邏輯是不是不太對勁),拿到冠軍以後某一天發現門口多了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嬰孩……

仁王:“……”

仁王:“等一下,你知道嬰兒小時候其實看不出像誰的吧?大部分父母說的‘像我’隻是血親之間的心理作用。”

小仁王:“你不要說這麼冷漠的話,把劇本看完再說。”

繼續往下看的話,就是這位職業選手馬上接受了這個嬰兒是自己的孩子,並且急流勇退,從職業賽場消失。而十一年後,重新出現的他,成為了和他長得一模一樣的孩子的球隊教練。

仁王看到這裡停住了。

球隊教練?

等一下……

他往後翻了翻,發現後麵的故事還有那個“孩子”質問這個職業選手A,他和他到底是什麼關係,然後這個職業選手A很冷漠地說我隻是你的教練,不承認

親子關係以後兩個人有了矛盾,而後球隊的其他人為了探索兩個人的關係回顧了球員從前的經曆,在路上遇到了不少趣事,知道了更多教練的過去,最後探查到真相,於是兩個人父子解除了隔閡,隊員們也在周圍,大家一家親。

如果按照戲份來看,前麵都是背景旁白,隻需要一兩個場景,劇本的重點其實是球隊為了尋找教練的過去而經曆的趣事,算是溫馨風格的友情向劇本。

而且這個劇本仔細說起來也和仁王描述的思路是很像的。

但就是,怎麼看怎麼覺得……

仁王抬起頭,看向眼神看著他,還帶著期待的小仁王:“你要演這個孩子的角色嗎?”

“我可以啊,就看你願不願意上場了。”小仁王拖長了音,“我們的長相不是正好合適嗎?如果你上場,我當然會演這個角色,沒有比這兩個角色更適合我們的了,不是嗎?”

啊,果然是這樣。

為了把人拖下水不惜自己親自下水。

但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知道,如果自己不親自下水,對方是絕對不會下水的。

有點和人同歸於儘的意思了。

仁王摸了摸這個劇本,沒有思考太久。

他和小仁王事先推測的一樣,點頭答應了:“我可以演,但是這個角色的名字得我來取。還有,一些常識性錯誤改一改吧。”

小仁王聳了聳肩:“我其實也覺得有些彆扭,但是幸村和柳說這是藝術性處理。”

隔天,找到了幸村的仁王,得到了同樣的答案。

“教練,這是藝術性處理。”幸村說,“大家當然知道,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孩按理來說很難從長相上看出親屬關係,但是,血緣關係之間的心心相印不是很適合煽情嗎?骨肉相連的那種感覺。”

他眼睛很亮,語速都比平時快了一些:“就是一種莫名的直覺,或者說他本人當時的心理狀態希望會有一個那樣的結果。”

“但後來又不願意承認他們的關係?哪怕他已經為了這個孩子退役?”仁王似笑非笑,“想要影射我和雅君嗎?”

“啊呀,您和仁王又不是近親,我們隻是稍微藝術加工了一下,結合了一下學校裡和外界的流言。”幸村說著歪了歪頭,“教練連對著網球周刊的采訪都沒有明確表示對流言的反感,還說了些曖昧不清的話,不就是對這樣的流言不在意嗎?”

“甚至有些推波助瀾的意思。”他微笑著,彎起眉眼,“大概是想利用這一層關係,為仁王以後可能的職業道路鋪路,對吧?教練真是良苦用心。那麼,陪我們玩一場也沒關係的吧?我們也想得到教練的偏愛嘛。”

“用這種語氣說出這樣的話,真是可怕呢,幸村。”仁王說著,也沒反對幸村的提議,隻是笑著搖了搖頭,“真的想得到我的偏愛嗎?如果現在說不是,那麼我會當作你在開玩笑。”

“並不是玩笑。我會希望教練再關注我一些。不過,並不是想要教練忽略仁王的意思。維持平衡很難吧?但教練反而很有挑戰高難度的意願和耐心不是嗎?”幸村回應道。

仁王問的問題,他用另一種方式回答了。

是的,他是想要爭奪偏愛,但不隻是出於對自己的網球技術的追求,和對長輩的敬重,也因為——因為仁王希望這樣。

想要通過學生的反饋來確認自己的教學成果,確認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教練的職責。而幸村發覺了仁王的試探和隱藏在惡趣味之下的認真,便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而仁王挑了挑眉,看著他:“那就試試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