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彙聚了世界各地優秀青年選手的場合,必然存在著為了追求有天賦選手而出現的,各大俱樂部的球探。
選手們不止為了球隊榮譽在作戰,也為了展現自己在作戰。
在世界杯中表現出色的球員,往往能在賽後得到一份條件不菲的職業合同。
當然,能參加世界賽的青年選手中,大部分都已經和俱樂部簽了合約了,但他們的合約一般是青年訓練營的培養合約,而不是職業代理合約。隻有在比賽中展現出了足夠的潛質,才有征戰職業世界的機會。
也因此,成為職業選手卻回頭再來打世界杯的存在就很少了。
一是因為年齡限製,隻有十八歲以下能夠參加U17比賽。比賽都叫做U17了,是Under17的意思。二嘛,則是因為,如果能在十八歲之前就簽約成為職業選手,那都是被俱樂部看好的種子選手,當然要花費精力去進行訓練,去打更有“性價比”的比賽,而不是去和這些還沒簽約的青年選手爭奪簽約機會。
當然,既然這比賽叫做世界杯比賽,組建的隊伍也叫做國家隊,那麼多少還是有一些國家榮譽爭奪在裡麵的,因此也會有一些國家的網球協會希望簽約成為職業選手的優秀青年選手繼續參加世界賽。
但這部分就需要和優秀青年選手所屬的俱樂部進行協商了。這時候不是選手不想打,而是選手的俱樂部不想讓他們打。
打比賽會消耗體能,時間,以及會有受傷的可能,俱樂部當然更希望青年選手規劃好時間準備ATP的排位賽,公開賽,巡回賽,而不是沒什麼收益的青年世界杯。
職業俱樂部簽約大量青年選手,培養他們,適當淘汰,讓其中一部分有潛質的去競爭世界杯名額,再在世界杯上爭奪
一個“一飛衝天”的機會,最後簽下其中“蛻變”的那部分,將沒有出色表現的那部分淘汰掉,這就是俱樂部的生態了。
他們和國家隊培訓中心基本是互惠互利的關係。
世界杯也因此不斷調整自己的規則和賽製,比如現在的世界杯甚至允許在小組賽結束後更換人員名單,允許臨時簽約其他國家的淘汰選手……這也是為了給那些天賦強的選手一個進入正賽的機會。
或許有的人隊友很弱,因此在小組賽被淘汰。但他的表現被進入正賽的其他球隊看中了,那麼也可以簽訂臨時合約,讓他代表進入正賽的球隊比賽。這同樣是一種雙贏。
當然,真正做這種事的人還是很少的,大部分觀眾不清楚其中的門道,輿論上會譴責更換隊伍的青年選手。而青年選手也大多很高傲,會拒絕這種在他們看來算是“投敵”的行為。
仁王在職業圈多年,看穿了世界杯的門道。雖然打著世界杯的名號,但比賽辦這麼大,商業性質是很強的,自然要考慮背後出錢的俱樂部的利益。
他當年自己打世界杯的時候也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麼大的活動,還顯得規則有些亂七八糟。
事實上,主辦方不整理規則,就是因為這個規則有利於背後需要這樣規則的人。
他沒有和學生解釋其中門道,隻是簡單介紹了世界杯的規則,以及三十二隻球隊的參賽資格來源:“前八名是種子選手,前二十八名會拿到參加下一屆世界賽的資格,二十九名到三十二名,這最後的四個名額算是流動名額,如果這屆排名在二十九到三十二之間,就需要在世界杯休賽期的那一年參加名額賽,和其餘有意參加世界杯的國家球隊進行比賽。”
“不過這麼多年來名額變動很少。”仁王說,“有些國家對組建青年球隊參加世界杯沒什麼興趣,有興趣的也不一定能打贏名額賽。”
日本隊前幾年也是有過排名掉到名額賽區間的時候,三船教練也是那時候成為U17總教練的。這幾年日本隊的成績上上下下,成績最好的時候在十幾名,不好的時候也能擦邊卡在二十八名,二十七名的位置,算是在穩定能打世界賽的區間了。
“到日本隊了!”德川臉色嚴肅起來。
代表日本隊上台抽簽的是這一屆的國家隊隊長,仁王對他毫無印象。他抽簽抽到的小組,種子球隊是……
“法國隊。”仁王說,“真有緣分,明天第一場就會遇上東道主了。”
他見到在人群中,平等院和杜克對視了一瞬,又分開。
日本隊在參加世界杯的隊伍中存在感不強,周圍的觀眾都不在意日本隊的分組。他們期待的是另外的事,那就是開幕賽。
而今年開幕賽的抽簽,在所有隊伍抽簽分組結束之後,由組委會直接從前八名中抽出對手。
結果出來了,上一屆拿到冠軍的德國隊,他們的對手是——上一屆的第六名,美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