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 章 耐心對決(2 / 2)

輪到自己的發球局,小仁王則並沒有使用自己慣用的打法,而是在簡單發球以後上網,選擇網前攻擊。

他同樣想要誤導忍足,讓忍足以為,單打中的他也更擅長前場技巧。去年他和忍足沒有在正式比賽上遇到過,而且去年全國大賽時他自己的打法也並不明確,他認為忍足其實並不了解他。而在雙打中,他展現出來的網前技巧並不少。會認為我是前場型選手嗎?小仁王在網前打出一個短球。

在後場打出長球後再直接上網,短期內直接提升比賽節奏,這個技巧小仁王用得很熟練。

他在自己的發球局裡一直在試圖上網攻擊。

“是想要誤導我嗎?”忍足想。

他天然不相信小仁王會是純粹的前場型打法——小仁王和他的搭檔向日打法上的差彆太大了。他和向日相處時間長,有他自己認為的“前場型選手性格曲線分析”。而小仁王剛才自己還說不要把雙打中的他和單打中的他聯係在一起。

忍足有兩個設想,一個是小仁王在試圖誤導他,另一個則是小仁王試圖提升比賽節奏儘快結束比賽。

網前快速攻防戰對體能的消耗要比後場垃圾戰來得小。許多人本能認為打得慢了,體能消耗就會更慢。這是錯誤的。在後場來回奔跑會更消耗體力。並且,在後場打長球對手臂力量和身體力量的要求很高,對技巧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

這就像是扔鉛球,將鉛球扔在腳底下,和將鉛球扔在十米外的地

() 方,難度和所需要的力量截然不同。

如果小仁王打算提升比賽節奏,那麼他需要選擇反其道而行之,在後場打底線拉鋸戰嗎?

忍足隻思考了很短的時間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正常比賽他的體能確實夠用,但他上一場雙打也沒有表現得那麼“劃水”,一直在控場也一直在給向日彌補漏洞,真要將比賽拖入持久戰,局勢反而對他不利。

小仁王察覺到忍足沒有將比賽拖入持久戰的意思。

不上當嗎?他嘖了一聲,覺得自己果然還是更喜歡“單純”一點的對手。

他們兩個人各自拿下自己的發球局,來回拉鋸著,根據發球的不同而轉換比賽主動權——是在試探,但一旦對手應對不及就會直接一鼓作氣擠占對手的生存空間。隻是他們都不曾失誤,因此在自己發球時將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1-1!”

“2-1!”

“2-2!”

場麵看上去沒什麼特彆的,仿佛隻是在你來我往進行攻防戰,但看似平靜的水麵之下其實暗潮洶湧。

兩個人都在等待一個能夠一錘定音的機會,因為體能都不充裕反而格外沉得住氣。

“侑士在做什麼?剛才仁王不是露出破綻了嗎?”看比賽的向日有些焦躁道。

是的,剛才小仁王在前場回球時露出了破綻,但忍足選擇按捺住攻勢,繼續按照穩定的節奏往下打,而不是抓準破綻直接攻擊,他猜測那是小仁王的“誘導”。

而幸村和跡部都看出,那確實是小仁王的誘導,忍足沒有上當。

跡部看了一眼向日,認可忍足的選擇。但比賽繼續拉鋸下去……

“繼續拉鋸下去,對我們比較有利哦。”幸村笑著道。

在場外反而能看清更多細節,而跡部的洞察力也讓他發現了場中的忍足還未發現的東西:比如,小仁王正在醞釀那個爆發狀態。不,忍足應該能發現才對吧?跡部挑了挑眉,想如果忍足連這都做不到,那他確實不能再縱容忍足了。

並不是隻有對手露出破綻才能進行攻擊。小仁王等待的其實是一個適合“爆發”的時間。他很清楚自己能用多久呼吸法,也知道忍足一直沒有完全露地。但他可以估算忍足可能會有的“爆發”。他並不需要百分百把握,一定程度的冒險是必要的。

但忍足其實也在等待小仁王的爆發。

他並不確定小仁王還能進入雙打時進入過的那種狀態,但既然小仁王展示過,那麼他就會對此心懷警惕並做好應對預案。

比分變成3-3,場麵不溫不火,然而在忍足又一次發球後,小仁王沒有選擇繼續普通地回球,而是腳掌用力踩地,將力量從腳底一路傳遞到手臂,再深呼吸,對著來球用力揮拍。他吸氣時竭儘全力讓肺部擴展開來,讓氧氣通過心肺,在血液流動之下迅速流動到全身。

“漩渦”。

而對著這一球,忍足勾起唇角,眼鏡閃過一道光:“呀嘞呀嘞,看來是我更有耐心。”!

拿鐵不加冰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