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賽程來看好像沒什麼特彆的,或許教練到場的都會比球員多。
不同學校的球員由不同學校的教練帶回,佐伯則交給和六角關係很好的青學的教練龍崎。
在回去的路上,各校都有著一些對話,比如跡部就對忍足說,這次集訓表現得不錯。
而不一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和手塚思維上的差距。他是在難過,但難過於自己做的決定最後還是會和手塚背道而馳……因為他是從來沒打算過以後成為職業選手的。
“手塚。”他問,“你明年還會回青學嗎?”
他不希望青學成為手塚成長道路上的桎梏,但他也不希望手塚忘掉過去在青學的日子……應該也是有珍貴的回憶的吧?他們也是確實作為朋友在網球部裡相處過的吧?
不一希望自己在網球部的朋友們都能感受到社團
() 活動的快樂(),但他也知道手塚離開就是因為霸淩?[((),所以哪怕問出這句話他也猶豫了很長時間。
裕太也不願意待在青學網球部,而是轉學了,那麼手塚的回來,是出於本意的嗎?
手塚看了一眼不一,大致猜到不一的想法。他不是粗枝大葉的人,相反是很細膩的,於是他說:“我會回到青學。”
“國三一年,去嘗試一下拿到全國冠軍吧。這也是我國一入學時的理想。”
拿到全國冠軍。
這確實是他國一時的理想。
當然,那件事發生以後他也是想過退部的。他當下覺得這和他的理想並不衝突,因為他可以去其他學校拿冠軍。但後來見到大和前輩,他也因這種想法而有過愧疚。
現在這些情緒都隻是過去了,是他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我當時確實有些幼稚”的感覺。隻是他見到了不一對他的在意,見到了大石看到他時驚喜的表情,他也和越前南次郎先生達成了協議,所以他一定會回到青學。
而他自己也有一定要做的事。
他還是想試試看的,如果青學都是誌同道合的朋友,那麼全國大賽是不是還是遙不可及。
不過,他冷淡外表下其實是有些鬱悶的。
他發現包括教練和不一都很自然接受了他輸給幸村的事。不一甚至在擔心他會不會因此而難過……不是因為輸掉比賽,而是因為幸村在比賽裡表現得“小看”了他?
果然啊,原來如此。
青學想要爭全國冠軍的第一步,是改變現在的思維。
打球要有目的性,訓練也要有目的性,想要爭勝必不可少就是對勝利的渴望。
得在龍馬來青學之前,先改變青學網球部才行。手塚想。或許是因為青學輸太多了,那麼重新開啟正選選拔賽,贏過幾l次練習賽,再整頓青學的紀律。
既然如此,自己在地區賽上的比賽都得打得更有攻擊性了。
氣勢。手塚想到了幸村的氣勢。
他其實沒有真正帶過隊伍,不過他和博格的關係很不錯,也私下裡答應了博格如果世界杯規則改變,他會加入德國隊的要求。他原本不打算答應的,但是越前南次郎先生說,青年世界杯主要是為了挑選各國優秀選手,如果他有意願國內網協不會阻攔。
越前南次郎先生甚至說,他會成為另一個國家的教練,會想辦法成為“小鬼頭最大的對手”。
他又想到跡部,和跡部的帶隊方式。
不管是幸村,跡部還是博格,在自己的隊伍裡都擁有著極高的威嚴和說一不一的權威。
而目前來看,這三個人的帶隊成果都很不錯。
能夠作為對比的反向案例大概是大和前輩吧。手塚對大和前輩有感情,但對比起來還是承認大和前輩作為部長……並沒有被真的尊重。
尊重他的隻有被溫柔對待的後輩,他的同輩都並不服他。
這樣是不行的。
如果手塚一直在青學,他大概會
() 被青學的環境溫水煮青蛙,逐漸承認“支柱()”的說法,接受這種沉默又沉重的付出,但手塚提前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也看到了其他用另外方式帶隊的人得到的好結果。
而大和的結果又太慘烈了,是用慘烈⒛()”這個詞也絕不誇張的結果。
他又想到,自己和仁王對話時,那個現在已經在國內變成“傳奇教練”的,非常值得敬重的前輩說的話:“你不要覺得自私是不好的詞。”
“強者的自私隻會被尊崇。”他說,“越前南次郎最後決賽前退賽,不也被誇為‘傳奇’了嗎?如果普通球員這麼乾,會被罵到狗血淋頭的。可到現在為止日本都沒有出過第一個越前南次郎。”
“我不算是日本本土選手,雖然是日本人但從來沒在日本網球界待過。”仁王說,“評論家也不怎麼把我和越前前輩對比……但如果我在大庭廣眾之下狠狠打敗過越前前輩,那麼這些年來大家對他傳奇的讚譽就會反彈了,他十幾l年前退賽的決定也會被翻出來罵的。”
“社團活動和職業運動不同。在職業世界,勝負就是最直白的風向標,也不會有第一個衡量對錯的標準。你贏了,你沒有違規,那麼你就是最正確的。如果你要成為職業選手,那麼你現在就可以提前適應這種思維了。”
“職業賽場和球迷都是結果論者。過程,付出的努力,大部分時候是不會被看到的。所以你也不要太在意這個。對媒體,對球迷說‘我很努力’是沒有用的。”
這是完全不同於手塚在青學接收到的理念。
但他在德國學到的也是類似的理念。
而現在到了他吸收各種各樣的理念和思維,並貫徹到自己的帶隊實踐中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