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為什麼要踢那隻豬呢?
早知道這麼值錢,抓家裡宰了也好啊。
還好,雞肉價格比較穩定,六七塊錢,這讓蔡根看到了希望。
雞腿雞胸雞脖子,買了個遍,雞爪子太貴,不買了。
備年貨就算了吧,現在買東西很方便,
三十吃飯,年二十九買就來得及,價格也不會貴很多。
轉了一圈,該買的都買了,想買點饅頭,增加一下主食品類,
每天吃大米飯,營養很不均衡。
可是,那個生意很好的饅頭攤,不見了,改成了賣大餅子的了。
以前隔壁不火那家賣饅頭的,依舊不火。
蔡根不愛吃粗糧,還是選擇了饅頭,也不用排隊,到那就買,
“十塊錢饅頭。”
賣饅頭的大姐好像沒睡醒,萎靡不振的開始給蔡根拿饅頭,
一點熱乎氣都沒有,好像都涼了,
“大姐,你這什麼時候蒸的?”
大姐很不願意說話,什麼時候蒸的你回去不得熱一下再吃啊?
話咋這麼多呢?
“早上新蒸的,不信你摸摸,都不冰手。”
你賣的是饅頭,又不是凍豆包,
不冰手這個標準實在太低了,不怪你生意不好。
記得那家罵蔡根裝犢子的眼鏡哥們,人家的饅頭都是現蒸冒熱氣的啊。
蔡根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不再搭腔,
萬一說錯話,被一個大老娘們撓了,不合適。
錢也給了,饅頭也裝完了,蔡根用手一拎,發現了不對,
“大姐,我買十塊錢的,這咋才二十個?”
人家早上起床氣很重的好不,每天後半夜就開始和麵發麵蒸饅頭,
你咋那麼多話呢?
你話這麼多,咋不去春晚說相聲呢?
賣饅頭的婦女,心裡很不爽蔡根,敷衍道,
“你想要多少?五毛一個。”
五毛?一個饅頭五毛?
蔡根不認為價錢有什麼問題,一塊錢都不貴,誰愛買誰買,
隻是他不會買五毛的饅頭,至少也應該是一塊錢三啊?
“這饅頭五毛一個?我記得是一塊錢四個啊。”
大姐終於不耐煩了,幾毛幾毛的掙著,受這麼大罪起早貪黑的,
你難道還想講價咋地?
“一塊錢四個是隔壁,我這一直是五毛。
白麵多少錢?電費水費多少錢?房租多少錢?
一塊錢四個就是白忙活,搗亂,瞎扯淡。”
就怕有這樣的情況,蔡根最害怕了,
結果,還是發生了。
賣饅頭大姐找到了她感興趣的話題,打開了話匣子,
開始抒發自己的不悅了,
而且,不說完,是不能停的,也不接受反駁。
“你說說,有那麼做買賣的嗎?
賠錢搶生意,你賣一塊錢倆,他賣一塊錢四個,
天天在你旁邊卡你臉。
多掙少掙都是掙,但是也不能太過分啊。
在外麵混兩年不知道咋地好了,
還強化用戶體驗,增加產品粘性,建立品牌忠誠度,
都是扯犢子,不就是價格戰嗎?
我一塊錢五個,排隊比他多,
老弟你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