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上的兩個觀眾,就不淡定了。
李賽氏扣了扣耳朵,一拍旁邊的石火珠。
“那老癟犢子,說是啥眼?
是白眼,紅眼,淨眼,還是寫輪眼?
我剛才沒聽清,有點溜號。”
石火珠心裡吐槽,這麼大歲數還看火影嗎?
如果從剛才她的話語中分析,她還真的把火影給追完結了。
哎,活這麼大歲數,難道就是為了追劇嗎?
由於自己的專業就是研究西邊,所以他還真的很門清。
“我的李奶奶,什麼寫輪眼,還輪回眼呢?
佛教上講,有五眼之說。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分彆代表修行的不同階段。
那老癟犢子說借的是慧眼,也不知道跟誰借的。
書上說,慧眼是聲聞的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不被境所惑動。
見眾生儘,滅一異之相,舍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滅於內。
應對現在的情況,針對性還真的比較強。
我大爺爺的分身,有點難搞了。”
李賽氏一臉不以為然,好像什麼慧眼也入不了她的眼。
“淨扯那些用不著的,真那麼牛掰,你會往外借不?
能借到的,會是什麼好東西咋地?
還看破假象?
這世界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誰能說的清楚?
自己都沒個清晰的認識,看到了又能如何?”
石火珠思量了一下這番話,感覺有道理啊。
認識跟不上,能看見也沒用啊。
就像壓根不知道翡翠是什麼,即使看到翡翠以為是玻璃球呢,那不也白扯嘛?
這老太太,比自己對慧眼的理解還要深刻嗎?
石火珠直接否定了這個猜測,她可能壓根就沒聽懂,在這胡扯的,湊巧適用罷了。
隻希望,舉缽羅漢雖然有慧眼,不認識小孫吧。
一段吟唱完畢,舉缽羅漢菊花臉,下巴的位置,果然睜開了一隻眼,很是詭異。
人的五官,擺放在什麼位置,是有一定美學要求的。
之所以會出現美醜的差彆,就是違背了美學規律。
那麼,下巴上可以長胡子,那算正常。
但是,下巴上長了一隻眼,這就有點違背常理了。
還有點克總的風範,不按照常理出牌呢。
抬著下巴頦,舉缽羅漢開始環顧四周的小孫,妄圖用這借來的慧眼,分辨小孫的本體。
這個姿勢,大有女王仰頭俯瞰眾生的風範,但是配合舉缽羅漢的菊花臉,又說不出的滑稽。
小孫對什麼慧眼,沒啥研究。
以前自己在山頂的時候,也不屑於研究這些,記住一個乾字,就完事了,哪有功夫像石火珠似的,研究西邊啊。
即使被那下巴頦之眼,看到,也沒當回事。
可是,舉缽羅漢就不客氣了。
雖然這世界的真假,他不一定能看出來。
但是小孫的真假,他卻分辨出來了。
假裝撲向一個分身,佯裝繼續攻擊。
這直接就麻痹了,站在旁邊的小孫。
看樣這慧眼,果然是借的,不太好用的。
誰成想,舉缽羅漢半路變軌,一把抓住了小孫的本體。
我去,小孫心叫不好,大意了。
此時,分身上來幫忙,妄圖幫助小孫本體脫困。
無奈,舉缽羅漢微微不動,死死的住著小孫的脖子,就把他提了起來。
掙紮了半天,小孫都快窒息了,腦子由於缺氧,迷迷糊糊的,也沒有精力再控製分身攻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