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這算是過年最後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了。
早市買東西的人很多,但是買東西就不像年前那麼肆無忌憚了。
畢竟,過了一個年,錢包都瘦了不少。
衝動消費的熱情,也都慢慢冷卻。
大有最後一哆嗦的意思,壓榨錢包最後一點卡路裡。
出了元宵節,也就算是過完年了。
賣東西的熱情依舊,甚至更加瘋狂。
可能也知道今天算是最後一班車,趕上了,也就趕上了。
趕不上,那就回歸平淡的生活,等待明年的繼續瘋狂。
蔡根就比較理智了,一直沒啥衝動消費的念頭。
尤其,經曆過千萬消費以後,看啥都是浮雲。推薦TV
雞肉作為物價穩定的葷食,無論是雞胸肉,還是雞脖子,甚至是雞架,都受到了蔡根的偏愛,那是要十多斤十多斤的采購。
隻要手藝過硬,食材本身並不那麼重要。
據說一份水煮白菜,都能上國宴呢。
至於綠葉的青菜,蔡根不僅是因為經曆過納啟的辣眼睛才不去看。
而是因為高昂的價格甚至超過雞肉,不在蔡根的考慮範圍。
土豆蘿卜大酸菜,這才是安心便當一眾吃貨,維生素的攝取來源。
不僅實惠,口味也穩定,烹飪難度也不大。
逛了一大圈,能買的,該買的也差不多了。
蔡根遇到了賣凍梨的攤位。
這可是好東西,蔡根也很久沒吃過了。
以前小時候,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這就是東北的阿根達斯啊。
黝黑的凍梨,看著其貌不揚,相貌醜陋,實則不然。
蔡根深知其中奧妙,買了十幾斤。
最後,也不知道怎麼轉的,來到賣饅頭大姐的攤位。
蔡根一看,哎呦,還挺應景呢。
不隻是饅頭?還有散裝元宵和成袋的湯圓
正月十五?不吃元宵,是不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