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被蔡根表揚,還有點沾沾自喜,口若懸河的開始重塑自己先知的人設。
“因果,作為事物之間最重要的關係,表示任何一種現象或者食物必然有其原因。
所謂,物有本末,事有始終。
翻譯過來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在因果關係裡,最重要的就是果由因生的時間序列性。
無因不能生果,有果必有其因,原因必定在前,結果隻能在後。
而因果律技能,就是打破這個順序,預先設定結果,無論什麼原因,最終都會走向設定好的結果。
比如,剛才的女人被你摸後,注定要消亡。
以這個結果為前提,那麼她消亡的原因可以很多種,無論多麼的離奇,無論她多麼強大,最終的結果隻能是消亡。
毫無道理可言,自動腦補原因。
你看我理解的對嘛?”
蔡根聽得有點嚇人啊。
那不就是心想事成嗎?
自己說今天必須下雨,即使所有條件都不符合下雨的狀態,依舊要下雨,缺什麼條件,自動補齊。
這可比什麼運用規則啥的,簡單粗暴多了啊。
難道,自己看家本領,都是這麼牛掰的嗎?
比如造神失敗,郭健壯就沒了,毫無原因,說沒就沒了,是因為他的結果,注定要沒嗎?
那麼誰先設定的結果呢?
還是說他被牽扯到了造神的因果中,就注定要沒?
如果他不吃自己那頓飯,就沒事了,就會改變注定要沒的結果?
蔡根想到這,思想開始發散了。
如果自己繼承苦神的技能,都帶有因果律屬性的話,那麼每一個牽扯進來的人,是具有普遍性,還是特殊性?
就像自己的造神活動,是一杆秤。
任何人都可以上來試試分量。
至於輕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注定?
那麼,這個注定是由什麼因素構成的呢?
對了,普羅剛才說是直接麵對結果,毫無緣由。
邏輯上不通順啊,蔡根陷入思維的怪圈。
這可能就是因果律技能的特殊之處吧。
“嗯,老普,你也就明白個皮毛。
那麼,注定的果,是怎麼來的呢?
萬事萬物,不都應該有個起因嗎?
原動力又是什麼呢?”
普羅陷入了沉思,好像他懂的皮毛,不足以支撐,回答蔡根的問題。
熊海梓正好站在旁邊,聽到了二人的竊竊私語。
不由自主的摘下了口罩,加入了討論。
“蔡叔,我雖然沒有感覺出來什麼因果律的氣息。
但是單純通過你們的分析,我覺得不應該是因果的關係。
西邊的總是把因果掛在嘴邊,其實算是比較淺顯,也是比較私域的生搬硬套,沒有廣義的衡量基礎,所以你們才覺得說不通。
如果按照咱們這邊,換成一個更廣義的衡量標準的話,應該是承負,而不是簡單的因果。
承負包含因果,卻又超越因果。
羅妙音沒了,可能原因不單純在她身上,而是她繼承了太多這個世界賦予她的東西,導致她沒了的結果。
承負並不是針對個人的,也不是因果所說的自作自受,所涉及的因素包括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
就好像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這個前人並不是羅妙音,但是依舊注定她要被曬死。”
蔡根覺得自己好像明白了。
又好像更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