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根還沒有體會到,這個冬之快樂的真諦。
夏啟戛然而止,收起了卷軸。
朝著蔡根尷尬的一笑。
“大師傅爺爺,這第四卷九代。
我演繹的不太好,沒有摸清其中的精髓,所以就不獻醜了。
大師傅爺爺,覺得怎麼樣?
我剛才這一套天歌下來,有沒有什麼紕漏。
請您指導一二。”
這個
蔡根立馬就尷尬了。
剛才自己說的話有點扯淡,本來就是想忽悠混過去。
沒想到,自己演的太真了,夏啟還信了。
那該咋指點啊?
難道要告訴夏啟,你把食譜當歌譜了,整岔劈了?
人家苦神壓根沒有往你身上寄托任何期望。
你這一生,就是你想多了。
刀架脖子上,蔡根也不敢說啊。
除了人情世故方麵的考慮,萬一夏啟受刺激,再把矛頭對準自己,那不是閒的嗎?
哎呀,這次抹脖子,咋就這麼麻煩呢?
辦完事就回去唄,咋還沒完沒了的墨跡呢?
蔡根急得都冒汗了,都想再抹一次脖子,叫出下一個人情,來解決掉夏啟。
蔡根覺得,還是以守為攻吧,決定把犢子越扯越遠。
“嗯,啟啟,你演繹的算是不錯,大框有那麼點樣子。
這些外在的形式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對天歌的理解。
你對天歌,到底是怎麼樣理解的呢?
在教化世人的社會實踐中,你是如何踐行的呢?”
蔡根說完了以後,心裡緊張的怦怦跳啊。
不知道自己找到的方向對不對。
是不是犯了什麼致命的常識性錯誤。
不過,從夏啟的表現來看,蔡根應該蒙對了。
因為夏啟聽到蔡根的話之後,陷入了沉思。
好像對待這個問題,很是謹慎,很怕說錯一個字。
畢竟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不是當了夏皇,而是用天歌教化世人。
“大師傅爺爺,我確實對天歌有自己的理解。
天歌第一卷九歌,春之歡喜。
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
在九歌中,充滿為了未來的期許,對未來的希望
我的理解是,人生在世要有夢想,有希望,才能夠讓生活變得精彩。
如果沒有希望,沒有夢想,對未來沒有任何期許,那活著如同行屍走肉,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九歌這個篇章,是要讓人們明白,人生需要希望。
您看我說得對嗎?”
蔡根點了點頭。
“嗯,你繼續說,不用問我意見。”
然後使勁的踩了石火珠一腳,示意他趕緊記下來。
這是夏皇對天歌的詮釋,非常有研究價值。
石火珠多有眼力見啊,趕緊掏出手機開始錄音。
夏啟看蔡根沒有表態,心裡不住的忐忑啊,也不知道自己跑偏沒有。
“天歌第二卷九辯,夏之憤怒。
世間萬物充滿了規律以及規則。
人定勝天這個口號不假,精神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