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藩地,岷州城。
幾支商隊天剛亮就出了城,他們要一路南下,將滿載的貨物賣出去,再來西北可就要等到明年了。
他們之所以逗留這麼久,是為了看豫王大婚。
對,雖然洮州城因此早就限製往來,但在岷州隔著感受一下熱鬨,那也是好的。而且,還能向豫王賀喜。
當然豫王對於這點並不知曉。
眾人在路上歇息時,不免還會在官路上的茶棚裡談及此事,畢竟今天是豫王大婚的正日子。
“寧州那個王掌櫃前陣子進洮州城了。”
“啊?不是早就不讓進了嗎?”旁邊的商賈不禁羨慕。
“王掌櫃不一樣,早就跟咱們豫王妃有交情,那會兒豫王妃還就是尋常遷民。”
這就是運氣好了,在場的商賈都覺得,如果讓他們遇到豫王妃,必然也會像王掌櫃一樣,為啥?豫王妃做的那些事,就是和尋常人不同。
“進不進洮州都一樣,”另一個商賈道,“十六州內的商行都能幫著傳話,咱們隻要真心慶賀就好了,這日後怎麼辦,還要看能出多少力。”
“對,對。”立即有人讚同。
提及這些,大家都覺得自己還是運氣好的,早早就下了決定來西北買賣貨物,眼見就能賺不少銀錢。
尤其今年的皮貨和棉花做的布帛,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隻要運出去轉眼就能搶光。
至於為何說是為藩地出力,那是因為第一年商賈少一些,先站出來的人,自然會被商行讚許,畢竟誰也不知曉是不是真的能賺錢,靠得是自己的眼光,和對豫王爺及西北貨物的信任。
要說一開始還有點忐忑,現在真該慶幸了,這才幾個月,來藩地的商賈就多起來,有時候連客棧都會住滿,官路就沒冷清過,可想而知明年會是什麼模樣。
除了商賈來往多了之外,藩地還興建了幾個學堂,總之氣象看著就不一般。
喝完茶,眾人也不過多停留,準備繼續趕路,畢竟還有人存著彆的心思,萬一能來得及再跑一趟呢?少賺些也行啊。
眾人剛整好商隊,還沒啟程,就瞧見官路上有人騎馬一路奔來。
“這是第幾個了?”
“第三個。”
趕路的人一看就是內侍,內侍親自押送的,一般都是朝廷的賞賜,這是要趕在豫王接親之前,為豫王開路。
這樣的場麵,也就皇上大婚的時候能壓得過了。
有商賈開始後悔:“我說晚一天再走,還能湊湊熱鬨。”
“洮州都沒進去,也就隻能一旁看著,再說,明日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出去,官路上可能都走不動,投宿也沒地方。”
“也是。”
眾人一邊說話,一邊帶著貨物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