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2 / 2)

“琮爺,進去吧。”石榴給他披上了一件棉布裡子的小披風。

“嗯。”賈琮答應,眼睛看那雪花,怔怔出神:“瑞雪兆豐年,看這勢頭,山東今年不會有蝗災了吧,怕是整個直隸都在下雪,我前世可從未見過如此大的雪花……”

……

油燈的火光昏昏暗暗的,映照在他看似八九歲的麵容上,紗窗關閉了,那些笙簫管樂卻仍然傳了過來,是賈赦和小老婆們飲酒作樂的聲音麼?還有遠遠的唱戲的熱鬨聲,牆外街巷的犬吠,若有若無的,想必賈母那裡是濟濟一堂?

賈琮放下書本,仔細聽耳邊的聲音,模模糊糊的,分辨不清唱什麼,貌似是熱鬨喜慶的《滿床笏》?嗯,這種腔調是秦腔,很高亢,他可以肯定。

前世是紅樓的資深愛好者,對紅學也感興趣,一本珍藏版的《紅樓夢》,至死也放在枕邊,翻了好幾遍,每一頁都有筆跡,怕是這種執念,讓他來到這未知的時空了?

紅樓的賈琮,雖然是長房一脈,戲份卻少得可憐,同樣是庶子,賈環的出鏡率還更高,借用《喜劇之王》的一句話,你就一死跑龍套的?

總不能想那些不好的,賈琮這個身份,起碼是貴族,起碼是榮國府的公子,沒穿到處境更不好的奴才、娼優、**、胥吏、窮苦百姓身上,已經是十分幸運的了,人除了自知之明,還要學會感恩,不是嗎?

居安思危自然也屬於必要,這身份的父親大人賈赦,小老婆一大堆,正事不會乾,為了幾把扇子,使得賈雨村訛詐石呆子,最喪心病狂的,莫過於把女兒賈迎春,五千兩銀子賣給孫紹祖,被後者活活虐待致死。

嫡母邢夫人的吝嗇,更不必說她了,哥哥賈璉是個紈絝子弟,男女通吃,葷素不忌,但也絕非十惡不赦,此人還有點良知。而嫂子王熙鳳,鳳辣子哪,不好相處。

總之有很多紛繁複雜的事情,需要理清,需要處理,需要未雨綢繆,卻也不能操之過急,快刀斬亂麻,欲速則不達。林黛玉、薛寶釵相繼進府不久,賈氏宗族尚且有好多年的生命,溫水煮青蛙,慢慢來,

慶幸的是,前世不僅是紅樓愛好者,熟悉劇情,閒暇時間特彆喜歡國學史學,戲曲、骨牌、酒令、琴棋書畫、四書五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服飾研究、古建築研究、古代治河、八股文等等之類的,皆有涉獵。

當然了,博而不精。

但他有時間去融入,入鄉隨俗,去學習,這種天下承平、河清海宴的封建社會,以這原主人的身份,科舉之路想必是最好的出路了,也適合他。

不入鄉隨俗?在這禮教吃人的年代,人分三六九等的時代,行嗎?當然行,前提是必須承受那種後果,你可能會變成支持哥白尼日心說的布魯諾,被人架在火架上烤。

魯迅先生的一句“吃人”,是亂喊的嗎?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三十六名女子的“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怎會是無端來由?

……

到亥時了,按前世的計時,也就是九點到十一點,賈琮收好書本,準備洗漱入睡,小丫頭石榴過來要幫他脫鞋襪、洗腳,賈琮拒絕了,自己來洗:“石榴,我這有三件事你要做到。”

“琮爺有什麼事?”石榴睜大眼睛瞪他,又低下頭,手指頭緊張地揉捏身上襖子,很是羞怯。

賈琮道:“不要亂說話,像今天大太太不發月例銀子的事情,倘若我來說,大太太頂多罵我一頓。府裡,人多嘴雜,尤其是大太太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沒事還要告狀,她若是聽見了,你怎麼辦?”

“噢……”石榴放鬆了手指。

賈琮道:“不要給我惹麻煩。”

“不……石榴不會的,琮爺千萬不要趕我走……”石榴的小臉兒忽然大變,小嘴扁下來,馬上要哭出來的樣子。

這個年代,這個世道,平民百姓要交賦稅、服差役,倘若遇到災年荒年,哀鴻遍野不是開玩笑,難民災民不計其數,富貴人家的奴才,儘管地位低下,各方麵的保障卻讓平民百姓豔羨。石榴的家庭便是窮苦人家,賣進賈府,這份工作和保障,自是不想丟的。

“能做到,就最好。”賈琮擦乾水珠,點頭道:“把燈滅了,門關上,簾子放下,最後一件,那櫃子裡最下麵的半吊錢,你拿去吧。”

石榴呆呆地站在那裡,眼睛一眨一眨的,賈琮回頭道:“怎麼了?沒聽清?”

“石榴還以為琮爺要打我呢!”她喜極而泣道。

賈琮想了想,原主人的一部分記憶被他融合了,貌似原來的賈琮真是這樣,念書、為人、言行舉止等方麵,和賈環相比隻下不上,難怪紅樓的很多熱鬨場合,都沒有賈琮的身影了。

吩咐石榴安歇下,賈琮也睡下了,想道:“這副身體還很虛弱,除了預備科舉,適當加強鍛煉,也是當務之急。”

又想:“元宵節肯定很熱鬨,上麵吩咐人來叫就去,不吩咐的話,也沒必要熱臉去貼冷屁股,這原主人,不受待見……還有變了性子,那個噩夢,也要圓一下謊。”

君子審時度勢,謹言而慎行。

外間隨時伺候的小石榴,夜裡的眼睛還亮晶晶的,一個子一個子地數著銅錢,五百個孔方兄,比得上她好幾十天的工資,這年代,一兩銀子能買一石米,一百兩銀子,能夠讓貧窮的五口之家過十年。

而王熙鳳過一次生日,就花費了一百多兩。

“買藥的錢快夠了……難得這位爺轉了好性子,阿彌陀佛。”石榴雙手合十。

當當當,更夫打更的聲音響起了,連續三下,三鼓,三更天,是子時了,可直隸京城的好多大戶人家,包括賈家的兩座國公府,燈火通明,熱鬨喜慶仍舊,鞭炮煙花齊鳴,秦腔昆腔不斷,他們搖頭晃腦,推杯換盞,觥籌交錯,拾起象牙筷子擊打金杯銀碗,應和著美妙的樂聲,更夫轉過條條巷道,朱門的大紅燈籠,隨風搖曳。

【新書艱難,如果你覺得看得下去,請順手給個收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